衡水市中医院2011年下半年主要工作安排
发布时间2013年08月09日本文出处:本站原创
2011年上半年,全院干部职工团结奋斗,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床位使用率和病人满意度稳步提高,主要经济业务指标增速超过30%,并且呈现加速发展势头。三大主体战略“项目建设收官年”、“医疗质量提高年”和“内涵建设深入年”成效显著:一是综合楼建设项目进展顺利;筹融资和主要设备购置工作取得实质性突破;人员培训继续进行,中医师带徒工作顺利起步。二是“三基三严”训练按计划推进,“西学中”活动进入日程;医疗质量管理逐步加强,绩效考核工作初步破题;优质护理服务和中医护理服务工作已经起步。三是“创先争优”、“三好一满意”、“创新工作,延伸服务”等活动有机结合,扎实开展,“解放思想、转变作风”活动常态化;医院信息化建设和医院文化体系建设启动;其他工作逐步规范。
综合分析上半年工作,结合对目前形势和大环境的判断,我们认为医院正面临着难得的战略机遇期,已经具备了加快发展、科学发展的基础条件和基本要素。我们认为做好下半年工作对完成全年预定目标,为明年学科建设年顺利起步,实现《衡水市中医院(2011-2015)五年规划纲要》目标,实现衡水市中医院历史中兴具有决定性意义。经院务会研究,对2011年下半年主要工作作如下安排。
一、项目建设
抓进度,保质量,管资金。
1、实施“百日冲刺计划”:力争10月份综合楼竣工投入试运行。
(1)日调度:每天由院长牵头,项目组和有关人员参加。
(2)周安排:继续坚持原有项目周会制度。
(3)月总结:每月由院长牵头,项目各方主要负责人参加。
2、实施“细节控制计划”:确保综合楼施工质量。
(1)日巡查:每天有项目组会同监理方巡查。
(2)周碰头:由主管院长每周调度。
3、实施“资金安全计划”:严格程序,管好钱,用好钱。
(1)资金拨付与“工程进度”挂钩。
(2)资金拨付与“工程质量”挂钩。
(3)资金拨付与“工程管理”挂钩。
倪啸尘副院长主管,项目组负责。
二、设备购置
根据上级要求和发展需要,积极、稳妥、规范地购置“必需设备”、“基本设备”和“专科设备”,力争与综合楼同时投入使用。
1、参考要素:临床需求、科室意见和现实条件。
(1)选品牌:国际、国内著名、知名品牌或本地市场占有率高的品牌。
(2)比性价:参照当前市场价位和其他医院采购价位,根据实际需求确定性能、参数和配置。
(3)看服务:把售后服务优势作为重要参考指标。
2、采购程序: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上级政策要求执行。
(1)全面论证:撰写设备购置申请论证书(表)。
(2)充分考察:主管院长牵头考察厂商或经销公司和使用单位,撰写考察报告。
(3)规范招标(比选):委托招标代理公司按有关规定进行招标;无法招标者,在上级有关部门监督下比选采购。
3、采购时序:必需设备→基本设备→专科设备。
(1)6月份,完成必须诊断设备采购安装。
(2)10月份,完成基本设备、专科设备采购安装。
史志刚副院长主管,设备组负责。
三、分配和核算制度改革
1、坚持按劳(按技、按岗)分配,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
2、立足医院现有经济条件,小幅微增,分步实施。
3、调整收入增量结构比例,岗位工资性收入增量略大于或快于奖金性收入增量。
4、落实全成本核算,分科室系列(医技、辅助、门诊、病区)逐步计入和增加成本,分步到位,逐步统一。
5、实施适度引导政策,向一线岗位、关键岗位倾斜。
6、贯彻医改政策,实行绩效考核,逐步引入非经济性指标,加大奖优力度和范围。
下半年完成。
史志刚副院长主管,财务科负责。
四、中医护理和优质护理服务工作
1、提高思想认识:做好中医护理和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是弥补管理缺陷和技术短板,尽快提高病人满意度的捷径。在目前情况下,条件具备,易于操作,路径便捷,做好中医护理和优质护理服务工作对于完成医改任务,尤其是对我院找准改革发展突破口和切入点具有重要意义。
2、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院长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制定工作方案,明确实施步骤,加大培训和宣传力度。
3、提高管理水平:落实以疾病护理常规、技术规范标准和护士岗位责任制为核心的各项规章制度;改革护理管理体制,实行护理垂直管理,护理部和护士长拥有护士人力调配权;继续深入推进绩效考核制度。
4、强化服务能力:提升病房管理水平和档次,逐步向无陪护过渡;公示并落实服务项目;适度增加护士人数,逐步达到上级要求;实施责任制分工护理方式,一对一负责,提供连续全程整体服务;规范护理执业行为,护士协助实施诊疗计划,开展后医疗及心理服务,专科特色、人文关怀和基础护理有机结合,开展中医护理服务;实施护士分层管理;构建和谐护患关系;改革现行排班模式,简化护理文书书写,提高患者满意度。
5、完善保障体系:逐步改善护士工作条件和待遇;改革调整工作流程,减少非护理工作量,体现“一线围着病人转,二线围着一线转”的服务理念。
马艳东书记主管,护理部负责。
五、文化建设
1、提高思想认识:充分认识中医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通过文化建设,彰显特色,扩大社会认知度和影响力;增强医院软实力,提高核心竞争力;强化职工文化认同感,提高自信心,加强团队凝聚力和战斗力,为医院快速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2、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书记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制定工作方案,明确实施步骤。
3、实施内容和步骤:总体规划,分步实施。
(1)环境形象建设:建筑外观、庭院建设、内部装饰、医院标识(院徽、标准院名、标准色系)。综合楼投入使用前完成。
(2)行为规范体系建设:诊疗行为规范、言语仪表规范、通道相处规范、教学传承规范和特定礼仪。2012年上半年完成。
(3)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医院宗旨、发展战略、院训、院歌、职工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思想道德体系。综合楼投入使用前完成。长期战略。
马艳东书记主管,文化组负责。
六、信息化建设
1、提高思想认识:充分认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一是有利于中医药事业持续性发展,实现中医药现代化。二是有利于完善中医药信息系统,完成医改任务。三是有利于中医医疗质量提高,满足中医药服务需求。四是有利于改革医院管理模式,提高运行效率。
2、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院长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制定工作方案,明确实施步骤。
3、实施内容和步骤:总体规划,分步实施。
(1)HIS基础系统、门诊住院医生工作站系统。综合楼投入使用前完成。
(2)临床信息系统和流程优化。2012年上半年完成。
(3)一卡通系统和RIS系统。2012年完成。
田建军院长主管,信息组负责。
综合分析上半年工作,结合对目前形势和大环境的判断,我们认为医院正面临着难得的战略机遇期,已经具备了加快发展、科学发展的基础条件和基本要素。我们认为做好下半年工作对完成全年预定目标,为明年学科建设年顺利起步,实现《衡水市中医院(2011-2015)五年规划纲要》目标,实现衡水市中医院历史中兴具有决定性意义。经院务会研究,对2011年下半年主要工作作如下安排。
一、项目建设
抓进度,保质量,管资金。
1、实施“百日冲刺计划”:力争10月份综合楼竣工投入试运行。
(1)日调度:每天由院长牵头,项目组和有关人员参加。
(2)周安排:继续坚持原有项目周会制度。
(3)月总结:每月由院长牵头,项目各方主要负责人参加。
2、实施“细节控制计划”:确保综合楼施工质量。
(1)日巡查:每天有项目组会同监理方巡查。
(2)周碰头:由主管院长每周调度。
3、实施“资金安全计划”:严格程序,管好钱,用好钱。
(1)资金拨付与“工程进度”挂钩。
(2)资金拨付与“工程质量”挂钩。
(3)资金拨付与“工程管理”挂钩。
倪啸尘副院长主管,项目组负责。
二、设备购置
根据上级要求和发展需要,积极、稳妥、规范地购置“必需设备”、“基本设备”和“专科设备”,力争与综合楼同时投入使用。
1、参考要素:临床需求、科室意见和现实条件。
(1)选品牌:国际、国内著名、知名品牌或本地市场占有率高的品牌。
(2)比性价:参照当前市场价位和其他医院采购价位,根据实际需求确定性能、参数和配置。
(3)看服务:把售后服务优势作为重要参考指标。
2、采购程序: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上级政策要求执行。
(1)全面论证:撰写设备购置申请论证书(表)。
(2)充分考察:主管院长牵头考察厂商或经销公司和使用单位,撰写考察报告。
(3)规范招标(比选):委托招标代理公司按有关规定进行招标;无法招标者,在上级有关部门监督下比选采购。
3、采购时序:必需设备→基本设备→专科设备。
(1)6月份,完成必须诊断设备采购安装。
(2)10月份,完成基本设备、专科设备采购安装。
史志刚副院长主管,设备组负责。
三、分配和核算制度改革
1、坚持按劳(按技、按岗)分配,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
2、立足医院现有经济条件,小幅微增,分步实施。
3、调整收入增量结构比例,岗位工资性收入增量略大于或快于奖金性收入增量。
4、落实全成本核算,分科室系列(医技、辅助、门诊、病区)逐步计入和增加成本,分步到位,逐步统一。
5、实施适度引导政策,向一线岗位、关键岗位倾斜。
6、贯彻医改政策,实行绩效考核,逐步引入非经济性指标,加大奖优力度和范围。
下半年完成。
史志刚副院长主管,财务科负责。
四、中医护理和优质护理服务工作
1、提高思想认识:做好中医护理和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是弥补管理缺陷和技术短板,尽快提高病人满意度的捷径。在目前情况下,条件具备,易于操作,路径便捷,做好中医护理和优质护理服务工作对于完成医改任务,尤其是对我院找准改革发展突破口和切入点具有重要意义。
2、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院长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制定工作方案,明确实施步骤,加大培训和宣传力度。
3、提高管理水平:落实以疾病护理常规、技术规范标准和护士岗位责任制为核心的各项规章制度;改革护理管理体制,实行护理垂直管理,护理部和护士长拥有护士人力调配权;继续深入推进绩效考核制度。
4、强化服务能力:提升病房管理水平和档次,逐步向无陪护过渡;公示并落实服务项目;适度增加护士人数,逐步达到上级要求;实施责任制分工护理方式,一对一负责,提供连续全程整体服务;规范护理执业行为,护士协助实施诊疗计划,开展后医疗及心理服务,专科特色、人文关怀和基础护理有机结合,开展中医护理服务;实施护士分层管理;构建和谐护患关系;改革现行排班模式,简化护理文书书写,提高患者满意度。
5、完善保障体系:逐步改善护士工作条件和待遇;改革调整工作流程,减少非护理工作量,体现“一线围着病人转,二线围着一线转”的服务理念。
马艳东书记主管,护理部负责。
五、文化建设
1、提高思想认识:充分认识中医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通过文化建设,彰显特色,扩大社会认知度和影响力;增强医院软实力,提高核心竞争力;强化职工文化认同感,提高自信心,加强团队凝聚力和战斗力,为医院快速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2、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书记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制定工作方案,明确实施步骤。
3、实施内容和步骤:总体规划,分步实施。
(1)环境形象建设:建筑外观、庭院建设、内部装饰、医院标识(院徽、标准院名、标准色系)。综合楼投入使用前完成。
(2)行为规范体系建设:诊疗行为规范、言语仪表规范、通道相处规范、教学传承规范和特定礼仪。2012年上半年完成。
(3)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医院宗旨、发展战略、院训、院歌、职工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思想道德体系。综合楼投入使用前完成。长期战略。
马艳东书记主管,文化组负责。
六、信息化建设
1、提高思想认识:充分认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一是有利于中医药事业持续性发展,实现中医药现代化。二是有利于完善中医药信息系统,完成医改任务。三是有利于中医医疗质量提高,满足中医药服务需求。四是有利于改革医院管理模式,提高运行效率。
2、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院长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制定工作方案,明确实施步骤。
3、实施内容和步骤:总体规划,分步实施。
(1)HIS基础系统、门诊住院医生工作站系统。综合楼投入使用前完成。
(2)临床信息系统和流程优化。2012年上半年完成。
(3)一卡通系统和RIS系统。2012年完成。
田建军院长主管,信息组负责。
二〇一一年五月三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