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衡水市中医医院>>医院概况 >> 新闻动态 >> 医院新闻

正是风劲帆满时——市中医院全面建设巡礼庆祝建党九十周年

发布时间2013年08月09日本文出处:本站原创
     “2011年上半年各项工作有序推进,主要经济业务指标继续保持稳步增长,床位使用率和病人满意度稳步提高,主要经济业务指标增速超过30%,并呈现加速发展势头……”
    这些数字标志着市中医院各项工作尤其是“项目攻坚年、人员培训年、内涵建设年”三大主体战略取得了长足进展,“人员思想观念落后、素质水平和执行力低下、学科建设条件缺乏”等制约医院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得到初步破解。中医院在完成“保生存”向“求发展”阶段的成功转变后,不失时机地将主体战略进行延伸。当前,全院正围绕“项目建设收官年”、“医疗质量提高年”和“内涵建设深入年”战略阔步发展,而即将投入试运行的全国重点中医院建设项目——衡水市中医院综合楼建设项目更是为中医院的加速发展提供了强大助推力。
   
一、项目建设与设备更新共同发力
    没有大战略就没有大发展,在上级领导的支持下,中医院顺利申请到了全国重点中医院建设项目(第四批扩大内需项目)——市中医院综合楼建设项目,跻身我市30个重点城建项目、市区十大建筑之一。医院项目小组紧紧围绕“保质量、抓进度”的工作主线,确保了这一我市有史以来中央投资最多的市直卫生项目“又快又好”顺利建设。项目从开工奠基到主体工程验收仅用了9个月,创造了我市卫生建设项目质量和速度的多项记录。目前,医院正实施“抓进度、保质量、管资金”计划,一是“百日冲刺计划”,采取日调度、周安排、月总结,力争如期完工;二是“细节控制计划”,采取日巡查和周碰头,严格确保施工质量;三是“资金安全计划”,采取资金拨付与工程进度、质量及管理挂钩,做到管好钱,用好钱。切实保证综合楼如期完工。
    多年来,医疗设备陈旧始终是制约医院发展的“痼疾”。2011年,医院根据上级要求和发展需要,努力克服起点低、资金紧张等难题,全面更新了医疗设备。先后购置了德国西门子 Spirit多层螺旋CT、美国柯达CR、奥林巴斯AU480全自动生化仪等设备。设备均为国际及国内同类设备中的顶级产品,功能全面、数据精准、先进快捷,使医疗设备的整体水平实现了质的飞跃。另外,对病区内床单元进行了全部更换,为患者营造了舒适而人性化的住院环境。
   
二、创先争优和素养培训并驾齐驱
    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医院将创先争优与内涵建设和日常工作紧密结合,不断推动各项工作快速发展。医院将创先争优精神实质融入到工作的各层面和环节,为构建创先争优长效机制提供制度保障。秉着“戒空谈,求实效”的原则,举办了“五.一二”护士节职业礼仪竞赛、“爱岗敬业、创先争优”迎“七一”演讲比赛、全院病历展览评比、职工职业素养培训、患者满意度调查等活动,使活动丰富多彩,成效斐然。
    职工的自身素质是医院取得长足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医院将“解放思想,转变作风”专项活动向纵深推进,并总结提炼了新形势下职工荣辱观:“以爱岗敬业为荣,以敷衍塞责为耻;以遵章守制为荣,以自由散漫为耻;以好学力行为荣,以不学无术为耻;以创先争优为荣,以不思进取为耻;以延伸创新为荣,以因循守旧为耻;以严谨踏实为荣,以懈怠虚浮为耻;以自省慎独为荣,以自满放纵为耻;以大气和谐为荣,以奸巧折腾为耻”。通过集体政治学习、职业素养培训等形式,使干部职工的思想进一步解放,工作作风及执行力得到改善和提高。积极向上、健康和谐的文化理念和团队精神已初步形成。
   
三、学术教研和学科建设花团锦簇
    历年来,市中医院都因浓厚的学术教研氛围为外界称道。夏天,医院在总结历年“冬病夏治”疗法基础上,调整了“三伏贴”药物组方、取穴数量等,疗效明显提高;冬天,在《祛痛养颜美容桂圆膏》、《参胶固元膏》等“共性膏方”之外,推出了“个性膏方”,提供体质辨识和“一人一方一锅”膏滋服务;五官科、糖尿病科、儿科、肛肠科、妇科等科室推出了内服、外洗、足浴、灌肠、熏蒸等中药小煎剂,经济实惠、疗效独特;支气管炎哮喘科、心脑血管科、肿瘤科、脾胃病科、针灸理疗科、按摩科、糖尿病科、妇科等省市重点中医学科不断总结提炼中医药特色疗法,临床疗效不断提高,整体实力显著提升。
    中医院在学科建设方面可谓捷报频传,“李英杰临床经验、学术思想研究”作为我市唯一的国家“十一五”支撑计划科研课题,2010年底顺利结题;作为全国182名名老中医药传承专家之一,“李英杰全国名老中医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正式由中医院院承建;全省首家市级“治未病”专业委员会——衡水市中医学会“治未病”专业委员会成立,中医院内科主任李萍当选主任委员;改由中医院承办的《衡水中医》顺利出版,受到各界好评。此外,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国中医药科技开发交流中心、省中医药管理局及市卫生局的大力支持下,国家级“中医肿瘤专科”建设项目顺利启动,揭牌仪式圆满成功。“支气管炎哮喘专科”、“中风单元”、“糖尿病科”、“脾胃病科”、“针灸理疗按摩科”等省市重点中医专科建设取得一定进展,“名医、名科、名院”战略初现成效。李英杰、刘兴远、马艳东三名专家荣获“河北省首届名中医”称号,受到省政府表彰。史志刚等四名中青年专家入选河北省优秀中医后备人才库。“李英杰学术思想研究”和“齐刺温针肩内俞治疗肩周炎临床研究”等多项国家和省部级科研课题进展顺利……
   
四、内强素质和中医惠民赢得满堂彩
    “人员培训”作为中医院主体战略之一,始终被放在重要的位置。医院在天津中医药大学一附院、河北省三院、中日友好医院之外,又与广安门医院、东直门医院建立定点联谊和帮扶关系,为人员培训提供支撑平台。去年累计送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进修培训42人次,占全院专业技术人员45%。今后几年将长期保持5-10名专业技术人员在外进修,以推动各学科专业技术水平持续提高。
    同时,医院还定期开展“岗位技术练兵活动”,临床科室的心肺复苏,胸腔、腹腔及腰椎穿刺等操作和中药方剂歌诀背诵练兵;检验科乙肝病毒DNA、心肌酶、肝功能、血糖、甲功五项等检验项目练兵;中药房的辨证用药、饮片辨识、药物称量、处方调剂等练兵;收费处的新农合政策、即时结报注意事宜、医保政策、处方录入等练兵;急诊科和各临床科室医技科室的“临床危急值”处置实景模拟演练活动……使全院职工夯实和巩固了专业基础,全面提升了岗位技能。
    由中医院承办的中华大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着中华街道办事处6个社区3.1万居民的基本医疗及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中心综合楼是2009年中央国债资金支持项目,建筑面积1400平方米,四层框架结构,由中医院承建,与医院综合楼合并建设。去年,中心为辖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18632份;完成麻疹疫苗强化接种任务3328人份;65岁以上老人体检人数、育龄妇女保健教育和叶酸发放人数、健康教育讲座次数等公共卫生任务完成情况均名列全市前茅。中心始终秉承发挥中医特色优势的理念,坚持开展针灸、拔罐、刮痧、放血等中医特色疗法和适宜技术,为广大居民提供简便验廉的中医服务,门诊人次和业务量稳步提高,受到了社区居民的热烈欢迎。
    实实在在的惠民举措,不仅换来百姓的口碑,更使市中医院的形象不断得到提升。人们喜悦地看到,一个蒸蒸日上、欣欣向荣的中医院,正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向更加辉煌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