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衡水市中医医院>>医院概况 >> 新闻动态 >> 医院新闻

做人要大气——衡水市中医院“解放思想,转变作风”专项学习活动

发布时间2013年08月09日本文出处:本站原创
 
院长:田建军
 
    “做人要大气”,是一句广告词,初听不觉有什么,但仔细咂摸,却有点滋味。
    我们经常看到或经历这样的事情:家庭里,甩脸挂像,摔盆打碗;邻里间,怒目相向,指桑骂槐;大街上,破口大骂,拳脚相加……原因可能很简单,几句话或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我们也可能经常遇到这样的人:事业上,瞻前顾后,畏首畏尾;任务前,前掐后算,患得患失;同事间,嘀嘀咕咕,明争暗斗……
    不用多说,大家应该都承认这不好,可我们自己也时不时地被裹挟其中。怎么办呢?我想一块聊聊“做人要大气”这个话题。
    人生活在世上,总离不开“做人”“做事”。我们不往大里说,权且把“做人”理解为“家长里短过日子”,把“做事”理解为“朝八晚五上班来”,这更贴近实际。因此,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就成了每个人无法回避的问题。往小里说,是你的日子怎么过,生活品质如何的小问题,往大里说,是一个关乎个人发展、事业成败的大问题。如何做人、做事,没有什么规矩和指南,但真正沉下心来想想,却也有迹可寻。咱们先不说那些大人物,只从日常纷繁的生活中去发现和我们一样的的小人物成功的“秘诀”,就不难发现,那些成功的小人物无不是那些有点“大气”的人。
    “什么是大气?”我也说不太清楚,想一想我自己所经历的、所体会的、所接触的、所观察的人或事,但总觉“大气”是一种好品德,好作风,能帮人进步,让人好过。
    大气是境界人不能免俗,即便我们都是凡夫俗子,除了安身立命、养家糊口外,还是要讲一点境界的;即便是我们整日里为了生计奔忙不已,还是要给自己留一角精神家园。
“海到天边天做岸,山登绝顶我为峰”,“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是一种大境界,我们这些小人物可能达不到。但我想“小人物”,也还是应该大气一点。“在名利场鼓瑟,与孔方兄放歌”,追求一点物欲以外的精神境界,追求一个精神家园,哪怕只是一点点,你的内心就会有一种名利钱财这些身外之物无法提供的充实感。
   大气是智慧。应该说我们都是知识分子,有点知识,但有知识不等于有智慧。智慧是把静态的知识运用起来,惠及别人、惠及社会、实现自我价值的能力和气度,靠的是人格、是大气。有胸怀才能去接受,有勇气才能去改变,而只有智慧才能让勇气和胸怀去改变,去接受。用中庸拒绝极端,用理智分析乱相,用冷静产生决策,用自觉端正态度,用勇气放弃包袱,这就是智慧。而中庸、理智、冷静、自觉、勇气都是靠大气支撑的。没有大气,只知固守自己的所谓学识,孤芳自赏,自命不凡,说到底只能是书呆子、书袋子,不会有大出息。
    我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参加学术会时,找讲课老师拷一下讲义,大部分老师会很爽快的答应你;但也有部分老师拒绝,会说这是他的知识产权,是他的创意,这时往往我会很尴尬。但有一次听到一个同事说了这样一句话:“我尊重你的产权,尊重你的创意。但怕竞争的,不是高手,不拷也罢”。听了这话,我不禁莞尔,仔细一想也是,在上海进修时,那些课件可以随便拷的往往都是一流的学者大师,而那些所谓的“专家教授”大都拒绝学生拷贝。
    当初我们国内的超级解霸是全球一流的媒体播放软件,就是因为高难度的加密,几年下来,早已落到被人遗弃的角落!Windows视窗用最简单的加密方法,让全世界人都能盗版,几年下来,全世界人都离不开它!前些日子从媒体上知道微软状告“番茄公园”的事,简单一想,这就是“大气”和“小气”的差别。人家这是大气!是一种建立在大气基础上的智慧!
    空能生慧,大而生智,心宁智生,智生事成。没有大气,心不沉,气不定,只盯着眼前的一点小利益、小名气,有时看看可能是沾了一小光,但到头来一准是吃大亏。
   大气是淡泊。淡泊说白了就是“看得开”,但能“看得开”的人有几个?人大多绕不开名利二字,身处红尘中,我不反对“追名逐利”,不“追名逐利”,人不就不能进步,社会就不会发展,但我觉得凡事“名利”至上不好,“争名夺利”不好,一是个人活得太累,二是可能得不偿失。举个例子,我从前的一个同事,人很聪明有能力,但对名利看得很重,也积累了一些钱财,得了个一官半职,但由于不够大气,虽然不能说得罪很多人,但却失了很多朋友,一次他的房子着火,竟然没有人告诉他,更不用提帮他救火了,这就是得不偿失吧。
   大气是宽容。“吃亏是福”、“难得糊涂”,被很多人列为座右铭,但真得要义者又有几何?睚眦必报,言语必较,你骂我一句,我回你十言,你打我一拳,我踢你两脚,最后大多是两败俱伤。用市场经济的投入产出理论分析,你给别人出一道难题,你肯定会得到两份阻力;你给别人筑一个坎,别人肯定会还你一道沟;你投入了刻薄奸巧,产出的肯定是处处机锋相对;你投之以木桃,别人肯定会抱之以琼瑶,你投入了宽容大度,收获的肯定是条条通达道路。我们细想来,有些小事实在不必较真,不计较一时一地的得失,不认真一语一言的宠辱,吃得了亏,受得了屈,应该是低投入高产出的买卖。
   为他人着想,就是为自己铺路;宽容别人,也就为自己赢得了宽容;要赢得尊重,首先是尊重别人。做人做事,心胸不可太窄。赏识别人的优点,包容别人的不足,靠的是有爱人之心,有容人之量。为不快之人之事而怒火中烧,烧伤的只能是你自己。忍不下一口气,就恶言刀枪相向,忍受不了他人的春风得意,就嫉妒诬陷,这样的人生只能昏暗无光,路会越走越窄。宽容不是纵容,也不是懦弱,不是无原则的退缩,而是一种忍辱负重的大智大勇。学会宽容,学会忘记,忘记是对自己的最好保护;学会宽容,学会感恩,感谢生活给你磨砺自己的机会,心灵阳光普照,生活自然绚烂多彩。
    大气是担当。担当是一种敢于、勇于把责任扛起来的浩然大气,是一种力量,是一种气势。我们且不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位卑不敢忘忧国”这些国家天下之大担当,对于我们这些“小人物”来说,家庭里扶老携幼,单位里攻坚克难,朋友间鼎力相助,工作上爱岗敬业,食其禄,终其事,敢负责任,能负责任,就是担当。我们常常议论某个人不错,到底怎样不错,有时不能具体说清楚,但“能负责、敢担当”肯定是一个重要因素。这就是我们这些现实中小人物的“大气”,有了这种“大气”,就有了人格力量。有了这种力量,肩负之事能成,托你之人心坦,而你的路就宽,就好走。
“大气”生与俱来,但也是后天养成。怎么能大气起来,没有一定之规,但我想最起码要做到“三要三不要”。先说说“三不要”。
   一是不要太“精”。小时候,家里大人经常谈起村里某某人真精,然后语重心长的教导我要向人家这些“精人”学,否则将来要吃亏。那时对这些“精人”满怀崇敬,仔细琢磨人家的“精”劲,使劲的学习,但总是不得要领。后来踏入了社会,依然会遇到一些“精”人,对这些人,虽然周围人们都认为“精”,但总体评价起来却不痛快。随着年纪增长,渐渐对这些所谓“精”人有了一些认识,暂且归纳了几个特点,一是遇事总不明确表态,王顾左右而言他,给人高深莫测之状;二是凡事个人利益优先,七拐八绕,最后目的只有一个,利我则行;三是伶牙俐齿,口吐莲花,道理一大堆,听来头头是道,无可辩驳,但最后隐约中才透露出自己目的;四是遇到问题困难左推右挡,不担责任,碰到功劳好处,上拉下拽,有我一份。我对这种“精”人,往往心生厌烦,我想大多数人也有同感。有一个成语“大智若愚”,我等普通人,没有大智,不必去刻意装傻,但也不要太“精”。
   二是不要太“小”。“小”是相对于“大”而言,我不好下定义,大致就是心理不太阳光,凡事以我为中心,说话做事总是亮不出来的东西。一种是人们常说的“小市民”,我觉得这个称谓不太合情理,我们都是小市民,但“小市民心态”不好,整天小肚鸡肠,鸡零狗碎,饶舌鼓噪,你短我长,挑拨是非,制造矛盾,破坏团结,误人误己误事。另一种是“小人”,这种人是极少数,但却存在,这种人除了具备上述“小市民心态”外,还会付之于行动,这种人,当面一套,背后一套,阳奉阴违,两面三刀,用小心胸度人,用小眼光看人,用小伎俩骗人,用小动作整人,害人害己坏大事,危害极大。我等凡人,不可能成大人物,不可能做大事,但应有一个底线——不做“小”人,不做“阴”事”。
   三是不要太“怨”。在上一篇文章中我讲到:我们的一少部分人总是带着一股怨气。但仔细想来,好像带怨气的人并不在少数,埋怨待遇太低,埋怨工作太多,埋怨上班太早,埋怨下班太晚,埋怨管得太严,埋怨病人事多,埋怨领导无方,埋怨同事懒惰,埋怨周围的人不理解自己。可是怨来怨去,就是不去怨自己,就是不去反思自己,自己努力了吗?自己学习了吗?自己尊重病人了吗?自己克服缺点了吗?自己尽职尽责了吗?自己为别人着想了吗?若老是这么怨,就真成了传说中的“怨妇”,怪丈夫没情义,怪公婆不厚道,就是不怪自己不贤惠!
    下面再说说“三要”。
    一,是草民也要立大志。“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是经常用来激励人上进的一句话,不想把医院办好的院长不是好院长,不想把病看好的大夫不是好大夫。我们先不说什么去当元帅,只说我们自己的本分,把自己分内的事情做好,这就是立大志。当前,医院既要生存、又要发展,形势严峻,任务艰巨,我们所有人,尤其是干部,必须立下大志,就是把自己的工作做好,做到位。
    二,想个人也要谋大局。“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科学发展观,就是顾大局、谋大局的发展观。不发展固然不是谋大局,那种只顾自己和部门的利益,而不顾整体发展的“发展”,同样也不是谋大局。成长为干部不容易,成长为成熟干部更不容易,而能不能、善不善于谋大局则是成长为成熟干部的关键。
    三,不脱俗也要怀大度。我们把生命仔细算上一笔帐:从出生到七岁我们在玩耍,从七岁上学到二十二岁大学毕业我们在学习;参加工作到六十岁退休是三十八年,每年除了双休日节假日,上班的时间也就二百五十几天,而每天最多实打实做事也就六七个小时,一共才一千七百来个小时,七十几天;满打满算我们一生中真正做人做事的时间不足十年。这样一算,我们才明白“人生苦短”的含义。我们都是凡夫俗子,不会长生不老,也无法跳出三界外,苦短人生中,尽力使自己大度起来,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应该是真精明。
古语有云:“观富贵之人,当观其气概,如温厚平和者,则其荣必久,而其后必昌;观贫贱之人,当观其度量,如宽宏坦荡者,则其福必臻,而其家必裕”。做人还是大气点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