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衡水市中医医院>>健康科普 >> 疾病知识

百病皆由脾胃生,中医养生必读!

发布时间2019年05月30日本文出处:本站原创

春天养肝,夏天养心

秋天养肺,冬天养肾

四季养脾胃

 

中医学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脾胃是后天之本,“百病皆由脾胃生”。脾胃是脏腑气化升降的枢纽,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所以对脾胃的保养十分重要。

要预防脾胃疾病,关键在于保护脾胃的正常功能。胃病是一种慢性病,不可能在短期内治好,胃病必须要养。也只有细调慢养,才能养好脾胃。

夏天,人体消耗较大,需要加强脾的“工作”,才能不断地从食物吸收营养。同时,夏天人们大量食冷饮和瓜果,易损伤脾胃,有很多人容易“苦夏”,表现为不思饮食、乏力。而通过健脾益气则往往能达到开胃增食、振作精神的效果。

俗话说“动则不衰”,健脾胃最主要的方法就是“多动”。即使没有时间去健身房,也要每隔一小时站起来伸伸懒腰、做做简单的伸展运动,年长者还可以打打太极。

1.蹲马步

 

双脚打开两倍肩宽,双手扶膝微蹲马步,身体上下起伏,上半身保持挺直,弯膝蹲更深的马步,注意膝盖不超过脚尖;每次12分钟。

可视自身耐力,量力而行。可巩固下盘,强化下半身肌力,促进肠胃蠕动。

2.按摩腹部

坐在椅子上,左手放在右手上,吸气、挺胸,用力往前挺出上半身,身体微微后仰;吐气,缩胸,弯腰,双手用力往腹部压;每次2030次,量力而行锻炼。

配合腹肌收缩按摩腹内肠胃,促进肠胃功能。亦可双手交叠盖住肚脐,上下左右旋转按摩腹部100200次。

3.鼓漱咽津

闭嘴,用舌沿牙齿边缘上下搅动各12次,然后闭嘴鼓腮,做漱口动作,待口中津液充满时,徐徐咽下。

4.捏小腿

用手捏住小腿内侧的肌肉,拇指与四指相对,稍用力按捏,以自觉有较强的酸痛感为度。先上而下按捏,再下而上按捏,以各1530次为宜,每日可进行13回。

5.上下楼梯

利用年下楼开展锻炼,开始时一步一阶上,然后逐渐过度到一步两阶,上下往返,做10分钟左右,每日3次。速度则由慢到快,运动量达到心率每分钟120次左右。

6.艾灸

 

在家可用艾条箱,把艾条放进箱中,放在肚脐上,正好把肚脐(神阙穴)、上脘穴(脐上5横指)、中脘穴(脐上4横指)、下脘(脐上2横指)全覆盖,用艾条药力和热力健脾益胃。还可灸足三里:足三里是强身健体的万能穴。

7.保暖

 

脾胃虚寒患者还要注意保暖、避风寒,尤其不能让腹部受凉,即使炎夏,睡觉也要用薄被护腹。

8.锻炼

 

可选择较温和的方式如散步、漫跑、哑铃、太极拳等,因大汗会耗津伤气,加重虚寒。不提倡游泳,泳池水比体温低,会让脾胃感到不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