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友”的酷夏不难耐,掌握这些轻松一“夏”
夏季天气炎热,酷暑难耐,糖尿病患者的血糖不易控制,稍不注意可能就会对身体造成意外伤害。市中医医院糖尿病科主任曹清慧提醒广大糖友,要想安全度夏,一定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饮食卫生要注意
糖友们本身抵抗力较差,夏天如不注意饮食卫生,吃了不洁的生冷食品,很容易患急性胃肠炎——呕吐或腹泻,导致脱水及电解质紊乱,诱发低血糖,严重者甚至可导致心梗、偏瘫、昏迷、死亡等意外。所以,越是到了夏天,糖友们越应该注意饮食卫生:平时食品原料要新鲜,膳食最好现做现吃,尽量避免吃剩饭;生吃瓜果要洗烫或消毒;饮食不可贪凉,以防病原体乘虚而入。另外,若糖友上吐下泻前已经吃过降糖药,一定要及时就医,严防发生低血糖症。
时令瓜果莫贪多
夏天,正是各种时令水果大量上市的季节。一些糖尿病患者因为经不起诱惑,吃起来没有节制,结果导致血糖失控。在血糖控制良好的前提下,糖友们可选择吃些糖分低、水分大的水果,但一次进食量不宜过多,并且最好是在两餐之间(如上午10~11点,下午3~4点)或睡前食用,同时正餐主食的量应相应减少。严重高血糖、病情不稳定的糖友们应禁食水果,可以适量吃些西红柿、黄瓜等蔬菜代替水果,但是也不能多吃,因为吃多了照样可以导致血糖飙升。
运动过后防冷风
糖尿病患者夏季也应该坚持运动,运动能促进葡萄糖分解,降低对胰岛素的消耗。但糖友们应注意,不能空腹锻炼身体,一般饭后半小时再开始运动为宜。如果是早晨锻炼,建议运动前先进少许食物以免出现运动后低血糖现象,比如吃些苏打饼干、水果等,进食后10分钟左右再开始热身。
糖友们可以选择快走、慢跑、打太极拳等项目,运动程度以微汗而不大汗为佳,运动过程中要注意及时补充水分,以免出现中暑、脱水或低血糖。运动结束后,应待全身汗液完全退去后,再进入有空调的房间,以防止感冒导致血糖升高。
科学饮水很重要
夏季,出汗多,糖友们应及时补充水分,尤其是老年糖友们由于身体失水后口渴感不明显,更应注意主动补充水分。
白开水是糖尿病人最好的饮品,因为白开水廉价卫生,而且不增加能量。糖尿病患者饮水可遵循“少量多饮”的原则,比如每次可以喝200毫升左右,饮水时间应分配到一天中任何时刻。千万不要等口渴才喝水,因为当人感到渴的时候,实际上身体已经很缺水了,已不利于健康。当然也不能猛喝水,因为短时大量补水,血液被稀释,部分水又转化为汗液排出,易造成体内盐分流失过多,引发“水中毒”。
赤脚走路要不得
夏天,不少人喜欢赤脚走路,糖友们不宜赤脚在室内外行走,一定要穿鞋,以免异物划伤。糖友们常合并神经末梢的损伤,会导致肢体(尤其是脚)的感觉迟钝,脚受伤后可能自己都没有什么感觉。加之免疫力下降,即使是小伤口或受伤也可能会导致严重的感染或溃疡。
胰岛素最怕太阳晒
前不久,有位糖友出差,把胰岛素笔忘在车里,晚上办完事打开车门,才发现炎炎烈日不仅把车晒得跟蒸笼似的,更是把胰岛素笔也晒得“暖暖的”,因为担心胰岛素被晒得变质,只好忍痛将胰岛素扔掉。
糖友们夏季外出旅游时,最好将胰岛素放在保温杯或保温袋内,汽车内有空调,一般不会使胰岛素变质。下车时,可将胰岛素放到随身包中,若是不小心将胰岛素长时间放在车后备箱或是置于车内阳光直射的地方,很容易因高温导致胰岛素失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