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现这些症状,当心孩子得了“手足口”
手足口病是一组肠道病毒引起的以发热和手足口部皮疹为特征的儿童急性传染病,以5岁以下儿童多见。一般表现为低热、咳嗽、流涕、恶心、呕吐等,随后,手足口及臀部出现皮疹,大多是手心先有皮疹。宝爸宝妈们一定要知道这个疾病在不同发病阶段的症状表现,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手足口病潜伏期
手足口病的潜伏期一般为2-7天,多数患儿突然起病,于发病前1-2天或发病同时出现发热,多在38℃左右,可伴有头痛、咳嗽、流涕、口痛、纳差、恶心、呕吐、泄泻等症状。一般体温越高,病程越长,病情越重。
手足口病发病症状
主要表现为口腔及手足部发生疱疹。口腔疱疹多发生在硬腭、颊部、齿龈、唇内及舌部,破溃后形成小的溃疡,疼痛较剧,年幼儿常表现烦躁、哭闹、流涎、拒食等。在口腔疱疹后出现1-2天可见皮肤斑丘疹,呈离心性分布,以手足部多见,并很快变为疱疹,疱疹呈圆形或椭圆形扁平凸起,如米粒至豌豆大,质地较硬,多不破溃,内有浑浊液体,周围绕以红晕,其数目少则几个,多则百余个。疱疹长轴与指、趾皮纹走向一致。少数患儿臂、腿、臀等部位也可出现,但躯干及颜面部极少。疱疹一般7-10天消退,疹退后无瘢痕及色素沉着。
为增加大家对手足口病的辨别能力,对手足口病的皮疹的特征总结如下(简称“皮疹3个4”)。
皮疹4部位:皮疹主要出现在手、足、口和臀等部位;
皮疹4不像:皮疹不像水痘、不像口唇疱疹、不像药物疹、不像蚊虫叮咬;
皮疹4不特征: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结疤。
通常,皮疹出现先后顺序是口腔黏膜疹出现比较早,起初为粟米样斑丘疹或水疱、周围红晕,主要位于舌及两颊黏膜,可影响进食。
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
接触或饮用被病毒污染的食物或水;接触患病孩子的唾液、疱疹液或粪便;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经飞沫传播;接触被污染的玩具、奶瓶等。
得了手足口病,并不能终身免疫,所以预防很关键。建议6月龄-5岁的儿童尽早接种EV-A71疫苗。注意饮食卫生、饭前便后要勤洗手,家人外出、工作下班回家抱、看护孩子前,应先洗手消毒。疾病高发的季节,少带孩子去室内人群密集的场所;避免与患儿接触,幼托机构发现病人,要采取隔离措施;衣物常置阳光下暴晒,常开窗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虽然国家对手足口病已有一定的掌握和治疗办法,虽然手足口病不是多么严重的疾病,且有自愈性,但这个病传染性极强,孩子得病难免遭罪,往年严重的也有致死案例,家长朋友们千万不能掉以轻心!所以,无论宝宝以前是否得过手足口病,如果宝宝正在上述年龄范围内,正在上幼儿园,或者曾到人群密集的地方待过,家长朋友们都需要特别注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