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头”是道】头晕不一定是中暑,谨防“热中风”
随着天气炎热潮湿,很多人们容易烦躁抑郁。人体内湿热、热毒淤积,最易滋生百病。很多人易长痘痘、小疹子、或者发脚气等,心脑血管疾病高危人群尤其要注意“热中风”。
“热中风”并不是正规的病名。指的是盛夏时节由于气温高、气压低、空气湿度大,有些人的血管不堪重负,导致脑中风。由于脑中风多发生在冬季,因此,把这种“反季节”的中风俗称为“热中风”。事实上,盛夏发生中风并不是反季节的疾病。统计资料显示,一年四季,有两个中风岑岭期,即气温在0℃以下的隆冬和在32℃以上的盛夏。天气炎热诱发血压波动大,极易导致脑血管破裂,引起出血性中风;另一方面,夏天出汗多,体内水分大量蒸发,血液黏稠度上升,血循环减缓,微小血栓容易形成,极易诱发脑血栓,引起缺血性中风。天气炎热,很多人会把头晕、头疼这些情况当成是中暑的情况处理。然而中风是需要紧急处理的疾病,错把中风当中暑,会延误病情,危害生命。因此,认识二者的区别,正确掌握中风的征兆是防治中风的关键。中暑的时候会有头晕的情况,而这些也是中风的先兆症状之一,有的老年人或家属,往往以为过一会儿就好了,从而忽略了脑中风的预警。要判断眩晕是不是脑中风的前兆,不妨用以下5S法自我鉴别一下。
第一个S——Strength(气力),试试自己的胳膊腿有没有气力,照照镜子看自己有没有口眼歪斜,一侧或某一侧肢体会不会不自主地抽动。第二个S——Sense(感受),感受一下肢体、颜面部,特别是口唇和舌头是否有麻木或无力感。第三个S——Swallow(吞咽),咽口唾沫或者少量喝点水,试试有没有呛咳,或咽不下东西的情况。第四个S——Speak(说话),是不是说话费劲,总含糊不清。第五个S——Seeing(看东西),看东西有没有重影,有没有闪电一样,有没有眼前发黑,看东西模糊不清。如果眩晕合并5S,那么脑中风的风险比较大,应尽快送往医院。注意:中暑的常见表现有头晕,恶心,发烧,多在40℃以上,可能无汗,因为体温调节衰竭,但不会有肢体的乏力、偏瘫等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