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络拔罐疗法,可输通络脉、泄热驱邪
发布时间2018年11月06日本文出处:本站原创
刺络拔罐疗是应用经络理论,使用放血针或三棱针等针具,在相应腧穴上点刺,再在局部拔上火罐,以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使之出血以达到输通络脉、泄热驱邪、提高免疫力的目的。
本疗法是现代在刺络法和拔罐法结合而成的基础上发展的。刺络法早在《黄帝内经》中即有记载,“毛刺”、“浮刺”等即为刺络法的雏形。拔罐法在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医帛书《五十二病方》中也有载录。本世纪70年代开始,本疗法在临床上应用日趋广泛。
一、治病机理
《素问·皮部论》说:“凡十二经脉者,皮之部也。是故百病之始生也,必先于皮毛。”十二皮部与经络、脏腑联系密切,运用皮肤针叩刺皮部,激发调节脏腑经络功能,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促使机体恢复正常,从而提高机体免疫力,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二、临床应用
1.乳腺癌肿物术后淋巴回流受阻所致的肢体肿胀。
2.放化疗后的骨髓抑制。
3.高热、咽喉肿痛、痤疮、颈肩腰背痛、静脉曲张等病症。
三、禁忌症
局部皮肤有创伤及溃疡者、凝血障碍者,不宜使用本疗法。
四、注意事项
1.注意检查针具,当发现针尖有钩毛或缺损、针锋参差不齐时,要及时更换。
2.针具及针刺局部皮肤(包括穴位)均应消毒。针具采用一次性针具,针刺后,局部皮肤须用酒精棉球消毒,并应注意保持针刺局部清洁,以防感染。24小时内不要沐浴。
3.本疗法的疗程,一般视病情轻重和病人体质而定,通常三天一次,临床多以1~3次为一个疗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