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季节,一定要注意中风
发布时间2018年11月06日本文出处:本站原创
秋末,特别是在霜降之后,天气由凉转寒,气温、气压等气象要素变化剧烈,人体受到冷空气刺激后,常导致交感神经异常兴奋,全身毛细血管痉挛性收缩,引起血压升高。此时,血小板也易于凝集而形成血栓,血液粘稠度加大,血凝时间缩短,进一步促使血压的增高和血栓的形成。再加上中老年人生理功能减退,对外界环境变化的适应性、应激性和抵抗力降低,因此极易导致中风的发生。
中风缘起何因?
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动脉硬化、冠心病等,是引起中风的根源。约90%以上的中风患者患有高血压,尤其是平时没有明显症状,而家庭中有上述病史者,更具危险性,应积极预防。
中风的前兆有:
1如突然眩晕或头痛突然加剧;
2一过性视物不清或失明;
3突然出现舌根发硬或失语;
4突然一侧肢体麻木、乏力、活动不便;
5精神疲乏、频打哈欠或恶心呕吐等;
6“性格”突变,智力减退,缺乏正常的判断力和理解力;
7无原因的嗜睡等。
发现上述先兆,应及时送医院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