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衡水市中医医院>>健康科普 >> 健康保健

名医面对面丨曹清慧:心态对患者很重要

发布时间2018年12月13日本文出处:本站原创

入门先减三分病,接座平添一段春这句话是赞叹沪上名医王仲奇先生的,初次读到这句话非常震撼,于是,把这句话发到科室群里,请每位小伙伴认真读三遍并以此时时自省。

名医冉雪峰先生曾撰联:士先器识而后文章,医先品德而后学问。强调先修身养性而后才是学问文章,品格比学问重要。名医章次公先生赠给他的得意门生朱良春先生的一幅对联:儿女性情,英雄肝胆;神仙手眼,菩萨心肠。

我在跟全国名中医刘亚娴教授学习的时候,他给我讲过:医道精微,思贵专一,不容浅尝者问津;德术厚实,学贵沉潜,勿许浮躁者涉猎。这句话我在整理刘老师经验时特别写到了文章里。我在工作中,也常反复提醒年轻医师们,做人就要努力做一个让人舒服的人,做医生就要做一名让患者心里舒服的医生;要时刻给患者传递正能量,用自己良好的品格修养帮患者摒弃负面情绪。

工作愈久,愈来愈深刻地体会到:患者不仅要求我们帮其解除身体的痛苦,更希望医家关心他,善待他,帮助他,这就要求医生要有良好的品格,善于与病人交流。现在的我,早已不再满足于仅仅为患者解除身体的痛苦,我开始越来越关注患者的心理问题,因为我在越来越多的患者身上发现:不生气就不生病。于是,教患者学会不生气,已然成了我日常工作查房中不可或缺的一项。

曾有一位反复泌尿系感染小便混浊如膏5年多的患者,一年中有大部分的时间在吃抗生素或输抗生素,病情反复发作,痛苦不堪。我看她的脸色非常晦暗,情绪很差,给她开完了汤药,嘱咐她不要老生气,不要老看别人的错。第一次复诊,患者很诚恳地告诉我:比吃抗生素效果好!我又一次给她强调:总是生气,心里装的都是负能量,病就不容易好,因为生气后肝气郁滞,气滞血瘀,所以才会这儿痛那儿痛,都是生气惹得祸,她满脸怨气地摇摇头说:你不知道有人做事多么可气……等她走了,我告诉年轻医生:这样的患者必须注意调理气血,单纯清热燥湿治疗尿路感染疗效有限……

第二次复诊,大家熟稔起来,她非常愤怒地给我讲了她生气的原因,我非常诚恳地跟她说:在这个行业里,我们看尽了世态炎凉,做了好事被骂的不仅仅是您自己,有很多人默默承受了比您重得多得多的痛!我们所有的痛苦,源自我们的心量不够大,您要在自己经历的苦难中提高自己的抗打击能力,所有的痛苦都要拿来帮助我们成长,以后再遇到此类问题要能够一笑而过。我还告诉她:曾一位患者向我哭诉过:自己拿了很多钱也没能治好母亲的病,其他的亲人不仅不掏钱还嫌她多事;也曾有患者淡淡地跟我说:不论自己受多大委屈,老人不能不管,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不能置老人于不顾;也曾有位患者,一个人把老人照顾终老后,从不露面的其他孩子们来遗产,他的妻子说:赶紧给她们,赶紧给她们,咱可不为这事生气” ……。我还告诉她:你现在不管老人,将来就不会有人管你;你现在孝顺老人,自己的孩子将来也会孝顺您……

第三次复诊之余,我跟她说:努力忘掉别人对自己的伤害,才能活得轻松自在。比如咱们走在同一条小路上,路的左边开满一簇簇鲜花,我一边走路走一边赏花,越走越开心;路的右边时不时有一些臭臭,您一边走路一边看臭臭想臭臭甚至还主动去找臭臭,结果越来越恶心……同是一条路,我开心了一路,您恶心了一路,报怨了一路,那到底是谁错了呢?言罢,大家开心地大笑……

第四次复诊,一进门,患者便对我非常灿烂地笑,脸色也明润了许多,她告诉我:想明白了,不生气了,病也好得差不多了。我又跟她说:等您想明白了,才会深深地体会到:生气,多傻啊!别再做傻事了!患者又是会心地一笑。每当我看到那些愁容满面或者怒气冲冲的患者会笑了,我心里都感觉特别安慰,唯有这个时候,我才体会到我生命存在的意义……

曾有一位阿姨,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遗尿5年了,久治不愈,虽然自己定时去排尿但仍有时会大量遗尿,大冬天的,尿湿了棉裤,既痛苦又沮丧又烦躁。因为这位阿姨还合并了很多老年病,服药久了胃口也不好。我一方面给她讲我以前治过的几例象她一样的患者,都用了不太长的时间病就好了,帮患者树立信心;一方面鼓励她把注意力从上转移开,让她多想阳光的事、灿烂的事,把病忘掉,因为想病就是养病;生气着急就是助长病势,就像助长鬼子的气焰一样,想开心的事情会增加人体正气……;一方面又从多脏腑全方位地给她调整中药处方。20多天后,她只是在咳嗽时有少许遗尿,人也变得非常开心,科里年轻大夫连呼:这位阿姨现在很开心,胃口也好了,好像变了个人似的!

当医生时间久了,学得越来越会察言观色了。有一回,我见一位患者的孩子和老伴都非常和善,但患者却老爱生气,从患者的面相上我看出了她所存在的心理问题。于是,我特别诚恳地跟她说:您看上去是非常有福气的人,可是现在却有福不会享,因为您老爱生气!一言既出,患者一脸惊愕,家属顿时笑开了花。我接着说:人要学会惜福种福,关心别人是种福,挑别人毛病是折福,人们往往在无意中屡屡折福;整天看别人的缺点的人,自己本身就不够好;对家人越是挑剔,身体就越会不舒服;如果总是认为出现问题都是别人的错,老认为自己一贯正确,自己从来都不肯改变,这样只能让自己越来越痛苦;要反过来多看自己的毛病,不看别人的毛病;要反过来挑自己的毛病,看自己毛病不跟自己生气(说到这句话时患者每每会嘿嘿一笑);总是幻想改变别人,只会让你越来越痛苦,挑剔别人已经在无意中使自己成为了家庭中问题的制造者,结果既让自己生了一大堆病,又让家里人也过得很不舒服……”,连说带笑中,患者开开心心地认识到了自身的缺点,家属们在边上听了,解气开心之余充满了感激……。每当帮患者打开了心结,使患者认识到了自身的不足,她们多年的痼疾往往迅速取效。

我的师父,首都国医名师,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北京弘医堂中医院出诊专家,裴永清教授,曾语重心长地叮嘱我:你要做中医大家,别人不会的你会,别人治不了的你能治……”,从2015年开始跟师父学习,马上就要四年了,随着岁月的流逝,逐渐增长的是我越来越沉稳的心性与令人欣喜的疗效……

近几天,看到一幅对联,上联为:膏可吃,药可吃,膏药不可吃;下联是:脾能医,气能医,脾气岂能医。人们常说:江山易改,秉性难移。我在工作中深切体会到:不是不能改只是不想改!而医者在面对存在巨大心理问题的患者如果给予积极的引导,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之效。秉承着恩师的无私教导,心怀着对大众无私的关爱,我正在与患者携手挑战一个个看似不可逾越的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