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衡水市中医医院>>健康科普 >> 健康保健

“糖友”这些运动常识要牢记!

发布时间2019年03月19日本文出处:本站原创

春天万物复苏,随着天气一天天的转暖,糖友们又可以到室外运动了。适当的运动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是十分有利的,它能够帮助糖尿病患者有效地控制血糖浓度以及降低血糖。运动疗法是通过适当的体育活动来防治糖尿病的方法,适当的体育活动可以提高糖尿病患者的体力,增强其机体抵抗力,还能使糖尿病患者精神放松,心情愉悦,有利于糖尿病患者的病情好转。但事实上,并不是所有的糖尿病患者都适宜运动疗法,建议在开展运动疗法之前,糖尿病患者可以到医院进行各项相关的检查,进一步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也可以向医生咨询自己适合哪一种运动项目。

 

以下几种类型的糖尿病患者适宜进行运动疗法

1.轻度和中度的Ⅱ型糖尿病悲者

2.肥胖的成人糖尿病患者

3.经饮食控制和药物治疗后病情好转或控制的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

4.正在口服降糖药或注射少量胰岛素的糖尿病患者

5.有轻度的动脉硬化、高血压、冠心病等糖尿病并发症的患者

 

出现以下情况不适合采取运动疗法

1.并发各种急性感染者

2.伴有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且活动后体重增加者

3.严重糖尿病性肾病患者

4.糖尿病性足病患者

5.严重的眼底病变患者

6.新近发生血栓患者

 

怎样的运动量最合适

不同年龄阶段、不同体质和不同病情的糖尿病患者在运动时间和频率的选择是存在一定差异的。选择存在差异是为了更好地适应自已的病情,促进糖尿病的好转。

最适宜的运动量啥表现

对于不同的糖尿病患者最合适的运动量是因人而异的。最适宜的表现就是运动后可能会有少量出汗和轻度的肌肉酸疼,经过几分钟的短暂体息以后这些症状会慢慢消失不见,而且患者的心率状态也会回归到平时的正常状态。运动后整个人都会觉得特别放松、愉悦,晚上更容易入眠,睡眠质量也变得更好。运动过后胃口也有变好的情况。

谨防运动量过大

所谓运动量过大指的是惠者在运动结束后的20-30分钟心率仍然跳动较快,无法恢复正常,时常感觉胸闷、气短、心慌,食欲不振,夜晚难以入睡失眠,甚至到了第二天还会无精打采,周身肌肉酸痛。当出现这些症状时就是运动量过大的警示,患者要注意调节好运动量。

运动量不足啥表现

运动量不足最为明显的一个征兆就是没有出汗,脉搏也没有明显的变化,在运动后短短的2-3分钟迅速恢复。在这种情况下,糖尿病患者还可以适当地加大运动量,使人体达到一种适宜的状态。

 

糖尿病患者运动后注意事项

糖尿病患者在运动之后有几个方面是需要密切注意的:

一定要做一些放松身体的动作

在经过长时间的运动过后,身体和精神可能都还处于一个紧张的状态中,如果糖尿病患者不去做一些适当的动作,可能会导致血糖维持在一个不平衡的水平,不利于血糖的控制。

不可以马上沐浴

因为运动后经常会出汗,出汗以后皮肤的毛孔处于开放的状态,如果沐浴,水温过低会使毛孔迅速收缩,热量得不到释放导致感冒、发烧等。

不要马上进食

运动通常是需要消耗很大的能量的,所以运动后常常会产生饥饿感,于是很多糖尿病患者会马上吃东西,但是这种做法是不正确的。如果运动后马上进食,长此以往会导致胃肠道的蠕动减弱,也会造成消化功能的系乱。

不适宜马上喝水或者冷饮

运动后因为身体出汗所以水分流失较多,会产生口干舌燥之感,但是这个时候糖尿病患者的消化系统仍然处在个抑制的状态,如果急着在一时大量喝水或者冷饮,会诱发肠胃疾病,不利健康。

不能马上坐下或蹲下休息

运动后通常会脚酸、疲累,很多人会马上坐下来休息,这是运动的一个误区。

因为马上坐下体息会阻碍下肢的血液回流,影响血液的循环,使得身体感觉更加疲劳。

要关注自己运动后的身体状况如出现任何不适的症状要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