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康复运动疗法,作用很重要
发布时间2019年05月09日本文出处:本站原创
心脏康复定义:使冠心病患者恢复到适当的体力、精神和社会 适应能力,使其通过自己的努力,尽可能的恢复正常生活。
心脏康复是防治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心脏康复不仅局限于心血管疾病二级预防,逐渐扩大至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制定针对高危患者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病、肥胖、高脂血症和糖尿病的综合管理。为了促进心脏康复工作的开展,提出运动处方最为重要。
运动康复是心脏康复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全有效的运动能更加显著提高患者的运动能力、改善症状和心功能。每一运动处方包括:运动形式、运动时间、运动强度、运动频率及运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运动形式:主要包括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有氧运动包括:行走、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无氧运动包括:静力训练、负重等运动。心脏康复中的运动形式以有氧运动为主,无氧运动作为补充。
运动时间:心脏病患者的运动时间通常为10-60分钟,最佳运动时间为30-60分钟。对于刚发生心血管事件的患者,从10分钟/日开始,逐渐增加运动时间,最终达到30-60分钟/日的运动时间。
运动强度:运动强度的评估有两种方法:最大氧耗量、最大心率以及症状分级法。建议患者开始运动从50%的最大氧耗量或最大心率运动强度开始,运动强度逐渐达到80%的最大摄氧量或最大心率。
运动频率:每周至少3天,最好每周7天。
运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运动过程中,要对患者进行监测,并给予必要的指导。运动时或运动后出现以下情况,暂时停止运动:1.运动时感觉胸痛、呼吸困难、头晕;2.运动时心率波动范围超过30次/分;3.运动时血压升高>200/100mmHg,收缩压升高>30mmHg或下降10mmHg以上;4.运动时心电图监测ST段下移>=0.1mv或上升>=0.2mv;5.运动时或运动后出现严重心律失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