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女九寒,“驱寒”抓住冬病夏治“黄金期”
冬病夏治是中国传统医学的一个重要特色,就是利用夏季气温高,机体阳气充沛的有利时机,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使一些宿疾得以恢复。你也许对一些疾病的冬病夏治并不陌生,但妇产科的一些疾病也可以冬病夏治,你知道吗?
中医认为,女性身体属寒凉体质,子宫是女人身体里最怕冷的地方,所谓宫寒,是指妇女肾阳不足,胞宫失于温煦所出现的下腹坠胀,疼痛,得热则缓和,白带多、痛经、月经失调、脉沉紧、舌苔薄白多津为主要症状者;并不是说子宫腔内的温度低,而是指体内阳气不足,子宫及其相关功能呈一种低下的状态。宫寒的原因主要与体质、饮食生冷、肾阳虚等有关。在中医传统理论中有一个重要的疗法——冬病夏治,可以在夏日医治冬病宿疾,让你的“冬天”恢复温暖。
妇产科疾病是冬病吗?
中医理论认为人体的阳气与自然界生物的阳气相接,季节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到我们人体的健康。风、寒、暑、湿、燥、火都可引发疾病,其中,寒邪引发的疾病,主要指体内阴盛阳衰,比较怕冷,比如冬天总是觉得全身冰凉,这样体质的人,寒邪容易入侵而导致身体不适,发病时间往往在冬季,或者在冬季加重。若女性素来体质虚寒,再加上经前、经期不注意保暖、贪食冷饮,可使胞宫受寒、寒凝血瘀,不利于盆腔血液循环,导致卵巢功能紊乱,从而发生月经过少、月经后期、闭经、痛经,甚至不孕。妇科疾病虽不像哮喘、冻疮等好发于冬天,但是上述妇科疾病与哮喘、冻疮一样往往与受寒或者体质虚寒有关,也属“冬病”。
妇产科疾病为什么要“夏治”?
选择“夏治”,恰恰是因为夏季日照较强,环境温度比较高,正是人体阳气最旺盛的时候,此时如果利用时机及时治疗某些因寒邪所致的疾病,就能最大限度地祛除寒邪,促进盆腔血液循环,调节卵巢功能,从而根治那些与受寒或者体质虚寒有关的顽固的某些妇科“冬病”。
妇产科疾病如何夏治?
三伏贴是妇产科疾病冬病夏治的主要治疗手段。三伏天气温高,机体阳气充沛,肌肤腠理开泄,具有发散作用的药物贴敷在特定的穴位上容易渗入,能发挥药物和所选穴的双重作用,直达病处,起到鼓舞正气,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一年一度的伏天正是做督脉灸的最佳时机,眼下三伏天到了,三伏天是人体阳气最盛的时候,借助自然及艾灸的双重阳气,推动督脉气血循环,打通瘀阻的经络,调理各种慢性病,这时艾灸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此外,还有泥灸、雷火灸、葫芦灸、中药熏蒸等方法。
哪些妇产科疾病适合于冬病夏治?
中医认为,经过辨证后属于虚寒因素所导致的妇产科病,冬病夏治会有独到效果。比如月经过少、月经后期、闭经、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不孕、产后身痛等,通过冬病夏治,易祛除体内阴寒,舒经通络,温化寒湿,活血祛淤,从而促进妇产科病患者的盆腔血液循环,有利于慢性妇产科疾病的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