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衡水市中医医院>>健康科普 >> 健康保健

小儿脑性瘫痪,为何选择中医康复

发布时间2020年06月19日本文出处:本站原创

中医康复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早在2000年以前的《黄帝内经》中就提出“不治已病治未病”的理念,以最大限度改善和恢患儿功能为目的,它的治疗方法很多,包括中药内服外用、针灸推拿、传统物理疗法、以及太极拳、五禽戏、气功、八段锦等传统功法等。


中医认为小儿脑瘫的病因多由先天不足、后天失养所致,因父母精血不足,成胎之时浇灌不足,受胎之后,气血难以长成,出生后身体怯弱,肝血肾精不足,筋脉骨骼失养而痿弱,以致瘫痪。而后天失宜,气血亏虚,损伤脑髓,更促使本病的发生和发展。

中医认为小儿脑瘫的病机主要为肝肾不足、脾胃亏损、气血亏虚,主要累及肝脾肾三脏。因肝藏血主筋,肾为先天之本,主骨,藏精,主生长发育,脾为后天之本,主肌肉,为气血生化之源。肝脾肾亏损,筋骨失养,精血不充,则筋不能约束骨而关节屈伸不利,骨失所充则骨空而软,生长发育迟缓。脾主全身肌肉,脾虚气血乏源,则肌肉松缓不长,产生“五软”或“五迟”。若气血不荣,肉肤毛孔空松,受风寒侵袭,则筋脉拘急挛缩,不能伸展,或先天阳气不足,不能温养肢体,受外邪侵袭,血液运行不畅,或瘀血阻窍,经脉不通,而成“五硬”。

中医传统康复治疗在脑性瘫痪的治疗中有独特的优势。中医药及针灸推拿等治疗副作用较西药少,操作安全,疗效明确,且中药汤剂、针灸及推拿等治法可联合使用,从而取得满意疗效。


针灸治疗小儿脑瘫是根据中医的整体观念、辨证论治,脏腑经络理论,循经、远道及邻近取穴,具有调和阴阳、疏通经络、醒脑健脾、补益肝肾、益气活血、解痉止痛、安神镇静、扶正祛邪等功用。针刺治疗脑瘫能缓解肌张力,提髙肌力,增强智力,改善患儿运动功能和认知能力。针灸治疗小儿脑瘫具有改善功能障碍明显,无毒副作用等特点。

推拿在我国脑瘫康复中是应用较广泛的治疗方法,具有舒经通络,调和气血阴阳,补益肝肾,活血逐瘀,恢复脏腑及肢体活动功能的作用。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推拿按摩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刺激肌肉和神经组织,营养神经肌肉,恢复肌组织弹性、改善骨和关节的活动性和稳定性,降低肌张力,恢复肌力平衡,促进机能发育,防止肢体畸形出现。


中药治疗从整体出发,辨证施治,标本兼顾,补益肝肾,醒脑开智益神,兼以活血化瘀,疏通经络,综合治病,事半功倍。根据中医辨证论治原则,依据小儿脑瘫的临床表现的特征,辨证分型,确定治则,选取相应方药进行治疗。

总而言之,中医治疗脑瘫在临床上有不错的治疗效果,在脑瘫康复中具有明显的优势,治疗上应重视中医药及针灸推拿与康复治疗的有机结合。

小儿脑瘫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较好。西医的物理治疗中力所不能及的地方,可由中医起到良性的补充作用。中医与西医在脑瘫治疗方面可以达到互帮互助、互相彰显作用,有助于促进患儿恢复,缩短康复疗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