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衡水市中医医院>>健康科普 >> 健康保健

“三伏贴”虽好,贴前注意事项要记牢!

发布时间2020年06月29日本文出处:本站原创

三伏贴是一种穴位贴药疗法,即在“三伏”天里每“伏”的第一天,将配制好的中药研粉,制成药饼,通过有经验的针灸医生辨证分析后,选择相应的穴位进行贴敷灸治疗。

治疗原理

中医认为,人与自然是和谐统一的整体,在疾病的调治过程中,将平衡人体阴阳与四季气候的特点有机结合,会有事半功倍之效。三伏天阳气最旺,因此选在“三伏”时节进行穴位贴敷,扶正祛邪、调补阴阳,不仅能够帮助人体抵抗外邪,而且还能起到预防疾病的作用。

功能主治

1.风湿骨病:关节痛、骨质增生、关节炎、风湿引起的各种颈、肩、腰、腿痛等。

2.消化系统疾病:中焦虚寒、虚寒性胃病、胃肠功能紊乱、慢性结肠炎、虚寒腹泻等。

3.呼吸系疾病:慢性支气管炎、慢性咳嗽、支气管哮喘、肺气肿、慢性鼻炎、慢性咽炎、体虚易感冒等。

4.儿科疾病: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慢性咳嗽、反复感冒、慢性鼻炎、慢性鼻窦炎、慢性咽炎等多种肺系疾病。

5.妇产科疾病:下焦虚寒、宫寒、痛经、带下量多等。

注意要点

1.使用时间:“三伏贴”无需都挤在“三伏”的第一天,只要每次贴敷时间间隔十天即可,贴敷治疗三年一个疗程。

2.使用要领:急性呼吸道感染、发烧期间不能贴敷,凡过敏体质的患者贴药后密切观察皮肤,如发生局部不适,及时除去药物。3岁以下孩子、孕妇要慎用。

3.贴敷的时间长短:一般贴敷时间小儿0.5-1小时,成人为2-4小时,根据病人个体差异也可适当调整延长。如果贴敷部位出现瘙痒、疼痛,可以减短贴敷时间。用药后皮肤出现红晕、瘙痒属正常现象,如用药时间过长引起水泡,应保护创面,避免手抓感染,必要时到医院处理。

三伏贴期间应忌口

戒吃鱼、虾、生鸡等易致敏食物。贴药期间,忌生冷、辛辣等刺激性食物,戒吃易化脓性食物,如牛肉、烧鹅、鸭、花生、芋头等,贴药一小时之内不宜冲凉,不宜洗冷水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