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小暑,抓住夏日养生好时机
薰风愠解引新凉
小暑神清夏日长
断续蝉声传远树
呢喃燕语倚雕梁
今日23点14分
迎来小暑节气
小暑过,每日热三分
炎炎盛夏正向我们走来
“小暑大暑,上蒸下煮”
小暑正值初伏前后
天气渐渐变得闷热潮湿
“桑拿模式”即将开启
7月6日,小暑。暑,热也,小暑即为小热,虽还不到最热的时候,但此时是入伏天的开始,小暑以后的气温,是一天一个变化,民间就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之说。
那么,小暑节气该如何养生呢?中医认为,小暑养生要过五关,单靠电风扇空调等来降温防暑不是好的养生之道。
养阳关
季天热,毛孔张开,出汗多,如果不能及时补充水分,很容易伤津耗阳气。
建议:在空调房间要注意调节好温度,保持27摄氏度为佳,并注意关节保暖,特别是睡觉时,盖好被子、护好肚子,不要因贪凉开过低温度。

情绪关
一到夏天,人易疲惫,精神差,食量也有所减少,人的心情更易受到外界影响,情绪波动比较大,血压易上升,心绞痛等心脑血管疾病、支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疾病容易发作。
建议:中医认为,平心静气,可以舒缓紧张的情绪,使心情舒畅、气血和缓;既有助于心脏机能的旺盛,也符合“春夏养阳”的原则。

饮食关
小暑过后不久就会入伏,伏天湿热,人易感到头晕脑胀,并且易抑郁、倦怠、胸闷、胃口不好。且小暑时节,多雨、高温,亦是消化道疾病高发时期。
建议:注意饮食卫生,而且饮食要节制,不可贪食、过量,以清淡,富有营养为宜,多食用具有消热利湿作用的食物,比如各类粥品,可适当饮用消暑花茶,尽量少吃辛辣和油炸食品。

睡眠关
夏季昼长夜短,晚上气温也不低,对于许多本来就睡眠不好的人来说,更加睡不着了,长此以往,并不利于身体健康。
建议:早睡早起,尽量保证7~8小时的睡眠时间,中午适当午休15~30分钟,尽量不要趴着睡。

运动关
天气炎热,稍微动一动就出汗了,很多人都懒得再去运动了,其实,夏季适当运动是很有必要的,只是要注意不应在烈日下运动,还应及时补充水分。
建议:短距离的健走、游泳、太极等是最适合酷暑时节的运动,可以起到平心静气、缓解压力的作用。运动时间最好选在早上和晚上,不过也不宜太晚。
从小暑开始,就进入了一年之中治疗“冬病”的最佳时节。
所谓“冬病”,指的是某些容易在冬季发作或者加重的疾病,比如:风湿性关节炎,这些疾病通常是由“寒邪”引起的。
中医养生的原则为“春夏养阳”。有一些冬天常发作,以阳虚阴寒为主的慢性病,(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风湿痹症等),只要藉著在伏夏时期,用经穴疗法来穴道按摩或是贴剂治疗调养,以“冬病夏治”的方法让病好转,甚至有机会痊愈。
“三伏贴”就是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的养生原则,利用节气中的三伏(即为初伏、中伏、末伏)这三天来调养身体。
“三伏”是指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统称,是一年中最热的时节。每年出现在阳历7月中旬到8月中旬。利用这三伏日,将敷贴贴在患者背部的穴位,可助长阳气,减少寒冬发病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