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与脑卒中的“亲密关系”
很多人认为睡眠不好不算什么大病,也就是自己难受一点。也有好多人认为睡眠的问题就是看不好的病,所以就忍吧,实在忍不了再吃点药。
下面我们就来一起看一下,睡眠与脑卒中的“亲密关系”。
又有人要说了,别说了吓人,睡眠不好还跟中风有关系?
别急,我们一步步来看一下,到底他俩有什么关系。
卒中的定义
“脑卒中”又称“中风”“脑血管意外”。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而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包括缺血性和出血性卒中。缺血性卒中的发病率高于出血性卒中,占脑卒中总数的60%~70%。颈内动脉和椎动脉闭塞和狭窄可引起缺血性脑卒中,年龄多在40岁以上,男性较女性多,严重者可引起死亡。出血性卒中的死亡率较高。调查显示,城乡合计脑卒中已成为我国第一位死亡原因,也是中国成年人残疾的首要原因,脑卒中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和致残率高的特点。不同类型的脑卒中,其治疗方式不同。由于一直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目前认为预防是最好的措施,其中高血压是导致脑卒中的重要可控危险因素,因此,降压治疗对预防卒中发病和复发尤为重要。应加强对全民普及脑卒中危险因素及先兆症状的教育,才能真正防治脑卒中。
睡眠障碍
睡眠量不正常以及睡眠中出现异常行为的表现﹐也是睡眠和觉醒正常节律性交替紊乱的表现。可由多种因素引起,常与躯体疾病有关,包括睡眠失调和异态睡眠。睡眠与人的健康息息相关。调查显示,很多人都患有睡眠方面的障碍或者和睡眠相关的疾病,成年人出现睡眠障碍的比例高达30%。专家指出睡眠是维持人体生命的极其重要的生理功能,对人体必不可少。
睡眠-觉醒障碍(SWD)在一般人群中非常常见,并且会对生活质量以及整体健康状况产生重大影响。
失眠:失眠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失眠在成人是一个持续存在的问题,失眠增加高血压、糖尿病风险,传统的危险因素相当
睡眠时间:长睡/短睡,短睡(<6h)增加脑卒中风险1.18倍,与脑梗死相关,长睡(>8h)显著增加脑卒中风险1.46倍,与脑出血相关。
睡眠呼吸障碍:以睡眠中反复的上气道塌陷所致的呼吸停顿和窒息相关的间歇性缺氧、二氧化碳升高及睡眠片段化等为主要病理学特征,是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增加脑卒中风险1.21-6.44倍;慢性失眠与OSA共病可能进一步增加心脑血管和代谢性疾病风险。
不宁腿综合征:有活动腿部的冲动常伴腿部不愉快感或不适感(疼痛、烧灼、牵拉、触电感、不安宁或爬行感);可能是导致中风的直接原因,交感神经活性增加,导致高血压,增加心脏病、脑卒中风险;
异态睡眠:临床表现为生动的梦境及梦境相关的运动行为;可导致交感神经活跃,如心率变异的改变,激素分泌紊乱和免疫功能下降等,进一步增加卒中的风险。
如何降低风险
1.重视失眠,及时治疗;
2.风险人群筛查睡眠呼吸障碍,早期治疗;
3.不宁腿综合征的正确诊断与治疗。
睡眠障碍可增加脑卒中风险,我们应该做到早期筛查、诊断、及时治疗睡眠障碍是预防脑卒中方法。
整体系统治疗
除了针对病因治疗,了解基本睡眠知识、催眠药物合理使用、心理行为治疗是基本的方法。良好的睡眠质量,与良好的睡眠卫生习惯有关。对于非严重失眠患者,自我调节是关键。
1.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
这一点最为重要,人们更习惯的是一种常态生活。每天入睡时间、起床时间要固定。工作日如此,周末亦要如此。每天早睡早起,只有这样坚持不懈,优质的睡眠才有可能回到我们身边。坚持规律的体育、文娱活动,对获得良好睡眠有积极作用。但晚间进行比较剧烈的活动,反而很可能会影响睡眠。
2.睡前尽量避免茶、烟、酒等刺激性的东西
原则上,高敏人群下午 6 点后,就不要饮用咖啡、茶、酒等刺激性饮品。睡前至少 4~6 小时,不喝咖啡。睡前也不要看电视、手机。
3.营造良好的睡眠氛围
培养有一个良好的睡眠环境,包括噪音、光线、温度等。音乐有时也是一种有效的因素。光线对人的睡眠影响很大,人的大脑晚上 9 点开始分泌褪黑素(促进睡眠),如果有明光、强光的影响,就会抑制褪黑素的分泌,导致人没有睡意。慎选睡床和枕头,注意枕头的高度以 6-9 厘米为佳。另外,卧室里也不要摆放嘀嗒作响的闹钟,适合卧室放的是电子钟。对于失眠的人,睡前到户外散步一会儿,放松一下精神,上床前或洗个沐浴,或热水泡脚(按摩脚心和脚趾),然后就寝效果可能就会很好。
4.要注意饮食调节
纯天然的食物是治疗亚健康失眠的法宝。百合、莲子、大枣、酸枣仁、藕粉、桑葚等天然食物都具有宁心安神的效果,平时可以多吃一些类似食物。如果有条件的话,还可以每天早上空腹喝一杯竹盐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