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丨一路向寒,勤添衣,做督灸!
细雨生寒未有霜
庭前木叶半青黄
今日7时14分
迎来立冬节气
水始冰,地渐冻
日照短,寒风劲
冬,已翩翩而至
11月7日迎来冬天的第一个节气——立冬!,是立冬之日,这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中中的“四立(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之一,是一个重要节气。也是干支历戌月的结束以及亥月的起始;时间点在公历每年11月7-8日之间,即太阳位于黄经225°。立,建始也,表示冬季自此开始。冬是终了的意思,有农作物收割后要收藏起来的含意,中国又把立冬作为冬季的开始。
立冬,意味着从这天开始,天气会越来越冷,寒气将越来越重。在很多人看来,立冬以后,天气转寒,进入了一个万物凋零的时节,此时人们应该尽量多休息,不要过多的进行运动,以免伤到元气。其实,这样的说法并不完全正确,大家还是应该注意养生保健。不过,冬季的养生保健主要在起居、睡眠、饮食、艾灸着手,把这四个方面搞好了,冬季养生自然就做到了。
起居重在精力充沛
进入冬季,不少人早晨醒来后,因为天气冷,总是懒得离开热被窝,想在床上多躺一会。不论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凡有过恋床不起的人恐怕都会有这样的感受:睡眠和恋床的时间多了,反而觉得四脚发沉、精神萎靡,有“越睡越乏”、“越睡越不舒服”的感觉,仿佛还不如白天忙于工作或学习时那样精力充沛。这是因为恋床打乱了平日正常的生活规律,使体内许多生物钟错点。
有些人虽然没有睡懒觉的习惯,但冬季起床后也不要立即剧烈运动,必须稍作休息,待气血阴阳运行平衡后才可进行。若起床后马上投入比较剧烈的运动,就容易发生心、脑血管的意外。
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一些人因睡懒觉来不及吃早餐,有些年轻的姑娘为“减肥”而不吃早餐,有些人即使是吃早餐,也很马虎,殊不知这与科学进餐的原则是相违背的,是饮食中的误区。不吃早餐或早餐吃不好,会直接影响上午的工作、学习效率。

睡眠重在质量安稳
冬天到了,有些人认为穿着一些厚重的衣服睡觉可以保暖,可是殊不知皮肤能分泌和散发出一些化学物质,要是穿着厚衣服睡眠,会妨碍皮肤呼吸,还会影响血液循环,造成体表热量减少,反而影响睡眠的质量。
漫长的冬季“寒凝大地”,万物生机闭藏,草木凋零,昆虫蛰伏,自然界中的许多生物都进入休眠状态,以适应寒冷的袭击,养精蓄锐,以待来年。人与自然是相应的冬季昼短夜长,睡眠时间也相应增多,因而需要合理调节睡眠时间,并注意做到“暮卧不覆首”,以利呼吸通畅,以防影响睡眠与精力。同时,民间有“健脚即健身”之说,每天晚上坚持用热水泡泡脚,同时按摩和刺激双脚穴位,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有利于睡眠。当然,适当延长睡眠时间并不是说可以早晨贪睡不起,合理的增加室外活动,散散步、多晒太阳也是消除冬季郁闷、增强活力的良药。

饮食重在清润滋补健脾胃
俗话说,“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立冬养生除了要注意防寒保暖外,立冬进补饮食保健也很重要。
冬天的寒冷气候影响人体的内分泌系统,使人体的甲状腺素、肾上腺素等分泌增加,从而促进和加速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三大类热源营养素的分解,以增加机体的御寒能力,这样就造成人体热量散失过多。
因此,立冬进补应以增加热能为主。可适当多吃瘦肉、鸡蛋、鱼类、乳类、豆类及富含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食物。
冬天又是蔬菜的淡季,因此,往往一个冬季过后,人体出现维生素不足,如缺乏维生素,并因此导致人发生口腔溃疡、牙眼肿痛、出血、大便秘结等症状。那么人们可适当吃些薯类,如甘薯、马铃薯等。它们均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B,还有维生素A,红心甘薯还含较多的胡萝卜素。
立冬进补多吃薯类,不仅可补充维生素,还有清内热的作用。此外,在冬季上市的大路菜中,除大白菜外,还应选择圆白菜、心里美萝卜、白萝卜、胡萝卜、黄豆芽、绿豆芽、油菜等。这些蔬菜中维生素含量均较丰富,要经常调换品种,合理搭配,补充人体维生素需要。

运动重在改掉懒散习惯
立冬过后,天气渐冷,可能很多人就不愿活动了,使运动锻炼有所减少,其实这样并不好。冬季保持一定的运动锻炼,可以增强人体的抵抗力,以抵挡疾病的侵袭。
天气寒冷,人的四肢较为僵硬,所以运动锻炼前要做好热身活动,如进行四肢伸展、慢跑等适量活动,待身体活动开来,再进行强度较大的运动锻炼项目。还要注意把握好运动锻炼的时间,结束后要及时穿上衣服,以免受凉感冒。对于老年人来说,应尽量避免强度较大的运动,采取保暖措施,防止寒冷刺激。
立冬时运动应以静态运动为主,可以在向阳的地方,在晨光下进行八段锦、十六段锦、太极拳等运动,也可以踢球、踢毽子等,稍微出汗即可。

特别注意防寒保暖
这一点要特别针对家中老人,因为寒邪不仅可以诱发感冒、咳嗽,进一步侵入,还可以造成瘀血血栓,形成肺栓塞、心梗、脑梗等危及老年人生命。所以,特别对于老年人的养生,冬季还要照顾到心脏及心脑血管的养护。最好的养护办法就是防寒保暖。

立冬节气做督灸
督脉,在人体后背的正中线上,简单说就是从颈椎到尾骨这段距离,贯穿着总管一身阳气的督脉。
古人称之为“阳脉之海”。脉如其名,就如同汪洋大海,汇聚了全身经脉的阳气,并把这些阳气输送、布散到全身体表的肌肤腠理之处,发挥温煦机体,抵御外邪的功能。

中医艾灸有一个很好的治疗手段,就是督灸。在督脉上灸,借助督脉总督阳气的作用,激发出人体自身的阳气,又将这种温热,通过复杂有序的经络系统层层传递到全身,那么身体的正气就自然建了起来。中医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正气一强,病邪可不就夹着尾巴逃跑了。
督脉起于会阴,并于脊里,上风府,入脑,上巅,循额。邪犯督脉,则角弓反张,项背强直,牙关紧闭,头痛,四肢抽搐,甚则神志昏迷,发热,苔白或黄,脉弦或数。

督脉上行属脑,与足厥阴肝经会于巅顶,与肝肾关系密切,督脉之海空虚不能上荣于充脑,髓海不足,则头昏头重,眩晕,健忘;两耳通于脑,脑髓不足则耳鸣耳聋;督脉沿脊上行,督脉虚衰经脉失养,则腰脊酸软,佝偻形俯。
督脉可以治疗神志病,热病,腰骶、背、头项局部病证及相应的内脏疾病。督脉总督一身之阳气,只要是阳气衰弱都可以在督脉上找到合适的穴位进行治疗。
现代医学命名的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症、骨性关节炎、骶骼关节炎、老年性骨质疏松症、股骨头坏死等。尤擅治疗现代医学还没有很好治疗手段的强直性脊柱炎。

督脉可以沟通全身经络。通过艾灸督脉的综合作用激发协调诸经,发挥经络内连脏腑,外络肢节,沟通内外,运行气血,平衡阴阳,抗御病邪,调整虚实的功效,从而达到预防保健的目的。
现代社会由于人们长期工作劳累,熬夜,饮食上吃太多凉性的食物(如从冰箱里冷冻的食物)还有越来越多的空调病,这些都大大消耗了人体生存所需最基本的----阳气。所以人们才会感到身体越来越疲惫,精神越来越消沉,工作没有激情,这些都在暗示人们身体的消耗的阳气越来越多,而不注重补充才会导致一系列的情况出现,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亚健康”状态。
这些症状在现代医学上没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法。但是通过艾灸督脉这种物理性的治疗措施,不仅可以起到改善症状的作用,还可以起到预防与保健的作用,这也是现代社会所提倡的“治未病”的保健养生思想。
衡水市中医医院推拿康复科
——衡水市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市级定点服务机构
2019年,衡水市中医医院推拿康复科先后被评为“河北省中医院康复联盟单位”“中残联定点康复机构”“衡水市残疾人联合会定点单位”。之后,又被评为“衡水市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市级定点服务机构”。这也标志着推拿康复科能够为我市更多残疾儿童提供更全面、更惠民的康复服务,中西医结合康复技术在我市处于领先水平。

推拿康复科作为衡水市重点中医专科和市中医医院特色专科,坚持中医传统康复技术和现代康复治疗于一体,专注并擅长治疗各类疼痛性疾病以及骨关节疾病康复、骨伤康复、中风康复,小儿脑瘫康复等。尤其对残疾儿童的康复十分重视,帮助我市儿童走向康复、健康成长,让无数家庭重获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