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三九”,为何“督灸”先行?
中医自古就有“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的说法。“三九”初始的冬至起,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渐渐回升,代表下一个循环开始,此时最宜培补元阳。
为什么冬至后要艾灸?
古人对冬至的说法是: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
冬至过后,各地气候都进入一个最寒冷的阶段,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进九”,我国民间有“冷在三九,热在三伏”的说法。
所谓“冬至灸”,是指在冬至这一节气,天气冷到极时,阳气开始上升,此时艾灸可补充阳气,增加人体免疫力,随自然界阳气的提升,天人合一,起到强身健体的功能。
“三九督灸”是根据“天人合一”的中医理论指导,将节气、艾灸和穴位三者结合,即三九天在督脉腧穴上施以灸疗,将人体这种初生阳气巩固在体内,慢慢生发生长,为体所用,起到温阳益气活血、健脾益肺补肾、通经活络止痛、散寒祛风除湿的作用,以增强机体抗病能力和免疫力,达到“未病先治、既病防变”的目的。
“三九督灸”适用人群
1.治已病:主要治疗冬季常见慢性病,如治疗支气管哮喘、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咽炎、各种慢性咳嗽、慢性胃炎、慢性结肠炎、胃肠功能紊乱、尿频尿急、前列腺增生、慢性肾炎、月经不调,以及颈肩腰腿痛、风湿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2.治未病:重点调治亚健康状态,如慢性疲劳综合征、失眠、神经衰弱、抑郁、焦虑、疲倦、头痛、颈肩腰背酸痛等,对于免疫力低下、有慢性发作性疾病病史的亚健康人群,有防病保健作用。
3.强身健体:通过“督脉灸”来提高人体抵抗力,改善畏寒怕冷、容易感冒、手脚冰冷等症状,对夏季已做过“三伏贴”的患者,有巩固和增强疗效的作用。
冬至后日常养生
1.“躲”
冬至正是“阴阳大变身”的时候,也是人体抵抗力最差的时候,极容易受寒,也极易生病。所以,冬至前后养生的核心就是:“躲寒、躲冷”。
防寒保暖,宜勤搓手、常晒背、暖双足;平日要注意头部、脚部和颈部的保暖,避寒风,避冷水,避生冷饮食。
2.“养”
养生先养心。冬季是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期,尽量躲是非,就能避免因情绪激动引起的突发疾病了。
3.“固”
中医认为“冬季与肾脏相应”“肾开窍于耳”,冬至以后经常按摩耳朵,有助于肾脏的保健和气血的顺畅。
(1)拉耳垂:用两手的拇指、食指同时按摩耳垂,先将耳垂揉捏、搓热,然后向下拉耳垂15-20次,发热发烫为度。
(2)提耳尖:用双手捏住双耳上部耳轮,适量提拉耳尖,提拉的时候大拇指和食指顺便对耳尖进行按摩,以微微发热为度。
(3)摩耳轮:拇指位于耳轮内侧,其余四指位于耳轮外侧,揉搓2-5分钟,再往上提揪,以耳部感到发热为止。
同时,冬至是一年中艾灸养生的最佳时机,此时艾灸可将节气、艾灸和穴位三者结合,更好地温阳补气、温经散寒。推荐神阙穴和督脉。
4.“补”
冬至期间,气候寒冷,应注意养心阳藏肾精。冬至养肾宜顺应时令,遵循“冬藏”养生之道,做到多“储蓄”、少“透支”,就能健康长寿。另外,还应根据个人体质选择食物或结合药膳进行调补,以助发阳气、利于封藏。
温补类食物:如龙眼肉、荔枝、饴糖、扁豆、山楂、胡桃等。温补一定要适量,并且要忌生冷,饮食还是以清淡为主。特别是血虚的人适宜吃温性食物,如羊肉、鸡肉、鳝鱼、海虾等,但要注意不可过量,否则,过多食用温性食物会容易上火,损阴津,口腔容易溃疡,容易引起咽喉炎等。
平补类食物:如莲子、芡实、苡仁、赤豆、大枣、银耳、山药等。
滋补类食物:如木耳、黑枣、芝麻、黑豆、海参、甲鱼等具有滋阴益肾、填精补髓的功效。

衡水市中医医院推拿康复科
——衡水市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市级定点服务机构
2019年,衡水市中医医院推拿康复科先后被评为“河北省中医院康复联盟单位”“中残联定点康复机构”“衡水市残疾人联合会定点单位”。之后,又被评为“衡水市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市级定点服务机构”。这也标志着推拿康复科能够为我市更多残疾儿童提供更全面、更惠民的康复服务,中西医结合康复技术在我市处于领先水平。

推拿康复科作为衡水市重点中医专科和市中医医院特色专科,坚持中医传统康复技术和现代康复治疗于一体,专注并擅长治疗各类疼痛性疾病以及骨关节疾病康复、骨伤康复、中风康复,小儿脑瘫康复等。尤其对残疾儿童的康复十分重视,帮助我市儿童走向康复、健康成长,让无数家庭重获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