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面对面丨孙国锋:肩膀疼痛,当心肩部撞击综合征!
病例:患者孙某,75岁。5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肩活动受限,患部无红肿,于活动范围内可自由自主活动,肌力正常,超过活动限度后,左肩疼痛,疼痛呈针刺样,未经诊治,症状渐进性加重,为进一步诊治来我院治未病科治疗。
先来想象一个画面,当你和小孩在玩丢球游戏时,忽然在你扔出去的瞬间感觉到肩部有一种被“卡”的感觉。且通常是手臂一旦甩到某个点时,突然觉得不对劲了。似乎总有一个看不见的东西在阻止你继续往前甩手臂,这时你感到了疼痛。有时,这种疼痛和被“卡”的感觉甚至让你很难拿起旁边的小物品。之后,疼痛甚至让你夜不能寐,且持续纠缠着你。如果遇到过上述情形,那么很可能是患上肩部撞击综合征了。
本期名医面对面
我们邀请到了
治未病科主任孙国锋
针对肩部撞击综合征
为广大朋友们答疑解惑
什么是肩部撞击综合征?
衡水市中医医院治未病科主任孙国锋讲到,肩部撞击综合征又称肩峰下疼痛弧综合征,是肩关节外展活动时,肩袖、肱二头肌长头腱等结构受到反复摩擦、挤压、撞击,引起炎症、损伤等的一种病理改变,以慢性肩关节疼痛和活动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肩峰下撞击综合征是导致慢性肩痛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中年以上者的常见病。其临床特征是肩关节主动外展活动时有一疼痛弧(60—120度),而被动活动疼痛明显减轻甚至完全不痛。
病因
孙国锋说,导致撞击综合征的病因很多,最常见的是各种外部原因导致的冈上肌出口的狭窄,包括肩峰形态异常,肩峰倾斜、肩锁关节病变(骨质增生、骨伽形成等)、肩峰前下方骨刺及喙肩弓增厚。
症状
孙国锋说,肩痛和肩部无力是撞击综合征的主要症状。
肩部疼痛,以肩峰周围为主,有时涉及整个三角肌部。疼痛以夜间为甚,病人畏患侧卧位,严重者需长期服用止痛药。其次是患肢无力,活动受限,当上臂外展到60°~120°时,出现明显疼痛,有时可感觉到肩关节被"物"卡住而不能继续上举。此时需将上肢内收并外旋,使大结节从肩峰后部通过才能继续上举。
体征
1.压痛部位主要在肩峰前下至肱骨大结节这一区域内。
2.肩关节被动活动时,可闻及明显的碎裂声或称捻发音。
3.肩关节主动外展活动时有60°~120°的疼痛弧,即开始外展时无疼痛,达60°时开始疼痛,超越120°时疼痛又消失;而被动活动时疼痛明显减轻,甚至完全不痛。
4.病程长者肩关节活动受限,主要表现为外展、外旋和后伸受限。
5.肩部撞击试验阳性。检查时,患者取坐位,检查者位于背后,一手扶住肩部,稳定肩胛骨;另一手托住患肢肘部,将病人上肢向前上方快速推动,使肱骨大结节与肩峰撞击,可产生疼痛。
治疗
孙国锋讲到,病变早期肩部理疗或热敷,口服消炎止痛类药物。急性发病时可用三角巾悬吊患肢,但注意无痛情况下活动肩关节,防止炎性组织粘连。应避免可引起肩部撞击的动作,如提举重物等。对肩关节活动范围受限者,应注意肩关节功能练习,防止继发韧带挛缩,而导致冻结肩。
孙国锋简介
孙国锋,主任中医师,治未病科主任。衡水市中医医院首届名中医、河北省经筋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河北省治未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河北省膏方专业委员会委员,衡水市中医学会治未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衡水市医学会疼痛专业常务委员,衡水老年大学保健系教授。先后多次赴北京东直门医院、天津中医药大学一附院、郑州中医骨伤医院进修学习,致力于中医特色镇痛的研究和骨关节病的全程防控干预治疗。
专业特长(擅长及主研方向)
擅长综合运用特色针灸、手法、药物综合治疗各种颈肩腰腿痛、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膝关节病、风湿病、各种急慢性软组织损伤等疾病引起的疼痛、运动障碍;“三位一体”治疗脑中风半身不遂;膏方调理慢性疲劳综合征。特别是对顽固性疼痛的治疗有独到见解。
文中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