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贴”,市中医医院更专业,赶紧约起来!
“冬病夏治”是中医学防治疾病的一个富有特色的重要方法,它是根据《黄帝内经》中“春夏养阳”的原则,利用夏季气温高,机体阳气充沛,体表经络中气血旺盛的有利时机,通过适当地内服或外用一些方药来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使一些宿疾得以恢复。可以说“冬病夏治”体现了中医学中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念和对疾病重视预防为主的理念——上工治未病。
夏天的“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炎热的时候,此时阳气发泄,气血趋于体表,皮肤松驰、毛孔张开,利用药物渗透皮肤,刺激穴位,可起到疏通经络,调节脏腑,温阳利气、祛散伏痰的功效。
对于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等慢性疾病的人来说,夏天是一个不应放过的最佳治疗时机。冬季因为气温、气压偏低,这类病特别容易复发。冬季治疗以治标为主,不能够从根本上消除病因。疾病虽在夏季少有发作,但其宿根常存体内,“夏治”是选择夏天炎热季节,采用适当药物进行治疗。因夏季自然界阳气旺盛,人体阳气浮越,此时对阳虚者用助阳药,可更好的发挥扶阳祛寒、扶助正气、祛除冬病根因的作用,并可为秋冬储存阳气,阳气充足则冬季不易被严寒所伤,“冬病夏治”属于中医缓则治其本的治病原则。
“三伏贴”适应症
1.呼吸系统疾病: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炎、咽炎、体虚感冒。
2.消化系统疾病:慢性胃炎胃溃疡引起的胃胀、胃酸、胃痛等,胃肠功能紊乱,慢性腹泻。
3.妇产科疾病:痛经、产后头痛、产后风等寒症。
4.“痹证”: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引起的各种颈、肩、腰腿痛等。
5.四肢寒凉怕冷,免疫力低下亚健康患者
2021年“三伏贴”时间安排
预 贴:2021年06月21日—2021年07月10日
初 伏:2021年07月11日—2021年07月20日
中 伏:2021年07月21日—2021年07月30日
闰中伏:2021年07月31日—2021年08月09日
末 伏:2021年08月10日—2021年08月19日
贴敷约在30分钟至1小时之间,具体时间可因人而异。儿童皮肤薄嫩,敷贴时间不宜太长,一般15至30分钟即可。
贴敷禁忌症
1.贴敷期间,忌烟、酒及生冷,油腻,海鲜,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2.贴敷期间尽量减少户外活动,防止大量出汗。
3.贴敷当天禁止游泳、淋雨、使用冷气。洗浴时,局部用清水冲洗即可,不宜用肥皂、沐浴液等。
4.外用品忌入口,孕妇及皮肤过敏者禁用、有心脏起搏器者禁用。肺结核、肺癌咳血者禁用。急性咽喉炎、发烧、痰黄等急、热症患者也不宜用此疗法。
5.贴敷后局部皮肤出现发红,微痒及烧灼感,属药物正常反应。外用抗过敏软膏即可,少数病人皮肤贴敷部位出现浅色印记,一段时间后可自行消退,个别病人贴敷部位出现起泡、起疹、化脓,禁止抓挠,可局部涂擦红霉素、烧伤软膏,严重者应到门诊就诊。

胡凤臻,中医医院针灸一科主任,主任中医师,从事中医针灸临床工作三十年,中国针灸学会会员,中国针灸学会腹针委员会委员,河北省针灸学会会员,河北省中医药学会痿痹病分会会员,衡水市中医微创治疗委员会副主任,获衡水市好医生称号。曾赴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等进修学习一年,在国家、省级期刊发表十余篇论文, 作为主研人及参与研究的“中药穴位贴敷对慢阻肺(咳嗽、喘证)临床症状及肺功能改善的研究”获河北省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面瘫胶囊加针刺治疗面神经炎的临床应用”获衡水市科技一等奖。临床擅长多种针刺手法的运用,尤其重视辩证论治取穴。灵活运用毫针、腹针、火针、埋线、灸法、及放血治疗多发病及疑难杂症,面瘫、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失眠、中风后遗症,面肌痉挛,耳鸣、肩周炎,膝骨关节炎、带状疱疹、乳腺增生、急性乳腺炎、痛经、月经不调、小儿遗尿,减肥;运用针刺蝶腭神经节治疗各种鼻炎尤其过敏性鼻炎;针灸“特定穴”治疗排尿功能障碍性疾(压力性尿失禁)及尿频尿急综合征疗效显著。
文中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