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衡水市中医医院>>健康科普 >> 健康保健

名医面对面丨孙国锋:“三伏贴”选对“搭档”,功效加倍长

发布时间2021年07月21日本文出处:本站原创

俗话说,冷在三九,热在三伏。初伏就要到了,又到了冬病夏治的最佳时期。
本期名医面对面我们邀请到了治未病科主任孙国锋针对冬病夏治“三伏贴”的“搭档”为广大朋友们答疑解惑

什么是“三伏贴”?

衡水市中医医院治未病科主任孙国锋讲到,三伏贴是一种膏药,也是一种传统中医的治疗法、预防医学手段。选择在三伏天贴敷,是根据中医“冬病夏治”的理论,冬天易发作的宿疾,在一年中最热的三伏天,以辛温祛寒药物贴在背部不同穴位治疗,可以减轻冬季发作的症状。夏季人体气血流通旺盛,药物最容易吸收,而三伏期间是一年中阳气最旺盛的时候,此时进行贴敷治疗,最易恢复和扶助人体的阳气,加强防卫功能,提高机体的抵抗力。从入伏第一天起,就意味着一年中气温最高、天气最热的三伏天正式登场了。这时,利用夏季阳气旺盛,人体阳气随之生发渐旺,体内凝寒之气易解的状态,运用补虚助阳药或温里散寒药物,天人合一,最容易把冬病的病根拔除,这也是中医强调“春夏养阳”的原因。

冬病夏治只有“三伏贴”吗?

孙国锋说,“冬养三九补品旺,夏治三伏行针忙。”这是古时中医养生的场景,讲的是对于身体虚弱者来说,三伏天针灸、拔罐能起到与冬天吃补品一样的效果。可见,除了穴位贴敷,冬病夏治还有很多手段。在临床上,冬病夏治的方法以穴位贴敷(即三伏贴)最为普遍,此外还有针刺、艾灸、理疗、按摩、泡洗,以及内服温养阳气的中药和食物等方法。其原理归结起来只有两条:一是针对寒邪,二是针对虚寒。只要根据患者的病情,辩证分析选择合适的搭档,可以使三伏贴的效果发挥到极致。衡水市中医医院治未病科通过多年的实践,不断丰富“冬病夏治”的内容,取得了不错的临床效果,现推荐给大家,希望对“冬病夏治”有新的认识,让祖国医学这一科学理论更好地发挥其良好的治疗作用。

联合作战、效果倍加

 

孙国锋说,“三伏贴”搭配这些,效果会增加。

“三伏贴”与足浴

足浴疗法指借助足部密布的经络和穴位、毛孔腠理,在温热的足浴液中充分吸收中药的有效成分,起到温经活络、祛风散寒、行气通络、调理阴阳、缓解疲劳的作用,治疗因肾气不足引起的风寒湿痹证和骨关节病可起到培元固本,从根论治的效果。操作要求:足浴水温度38-40度,时间20-30分钟,水深没过三阴交穴。药物就地取材花椒、生姜适量均可,下肢水肿者可加食盐适量。常言道:寒从脚下生,中药足浴可以温肾壮骨,温经驱寒。配合三伏贴治疗虚寒性疾病可以起到内外兼功的效果三伏贴期间,每日睡前足浴一次。

“三伏贴”与艾灸

艾灸疗法是通过艾灸的温热刺激,及艾叶本身温通经络的药性起到温经散寒、通经活络、调节脏腑阴阳治疗疾病的方法。操作要求:用随身灸在关元(男)、中极(女)灸疗30分钟。三伏贴期间每天下午5-7天进行。此时辰肾经当令,此时补充肾气可以事半功倍,尤其是老年人骨质疏松,骨关节病患者,老年漏尿患者效果极佳。

“三伏贴”与拔罐

拔罐疗法是通过温热效应、机械压力,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的方法来治疗疾病。具有开腠理、扶正祛邪、调整阴阳、治愈疾病的作用,可以温通经络、散寒除湿、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的功效。可以治疗风寒湿痹、颈肩腰腿痛、关节痛。三伏贴期间,每伏的第五天在大椎穴、至阳穴、腰阳关穴、涌泉穴、风市穴,拔罐15分钟。可起到祛风固表的作用。对抵抗风寒湿邪侵袭有良好的效果。

“三伏贴”与姜枣茶

姜枣茶是以生姜,红枣为主料制作的药膳。具有温中散寒、止呕、回阳通脉、补血正气、燥湿消炎的功效。饮用后能促使血管扩张,全身有温热感,具有强心作用。促进消化,增加肠蠕动,保护胃粘膜,对胃溃疡有明显抑制作用。对风湿性关节炎,腰肌劳损有较强的效果。建议三伏贴期间,坚持饮用。

“三伏贴”与脊背疗法

脊背部分布着督脉、膀胱经等经络为阳脉之海、五脏六腑均在背部有反应点。脊背疗法指在背部经络及穴位进行按摩和刺激,使背部经络代谢加强,经络淤堵的症状改善,背部的气血循环加速,进而使全身血液流动加速。由于人们经常低头弯腰工作,使背部的肌肉长期被动牵拉,肌肉中释放的乳酸难以有效排出,常常会感到腰酸背痛,做背后可以通过被动刺激背部肌肉,加速乳酸代谢,减轻背部疼痛的症状,做背可以提升机体抗病能力,对提升阳气具有推动作用,可谓三伏贴的黄金搭档。具体措施有:督灸、整脊、通脊罐疗、红外光灸疗、汗蒸等,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应用。

“三伏贴”与饮食

三伏贴期间忌生冷辛发饮食、应慎食肉桂、花椒、大茴香、小茴香、狗肉、羊肉和新鲜桂圆、荔枝等,不宜食大量肥甘滋腻的食物、宜吃清淡饮食、绿豆、莲子、薏仁、蔬菜、瓜果、百合、玉竹、瘦肉、鸭肉等较适宜。治未病科为大家准备了补阳疼痛贴、健脾祛湿贴、体虚易感贴,优化了穴位配方。希望在这炎炎夏日,能为您的身体健康助力加油。

“三伏贴”适应症
1.
补阳疼痛贴:辨证属脾肾阳虚、肺肾气虚、风寒湿邪阻络的各种骨关节病、运动系统疾病引起的颈肩腰膝疼痛。

2.健脾祛湿贴:辨证属脾虚湿盛的倦怠乏力、头身困重、食欲不振、大便粘腻、阴囊潮湿等症候群。

3.体虚易感贴:辩证属肺卫气虚、肺肾气虚的肢冷畏寒、体虚易感、鼻炎、慢支等病症。

2021年“三伏贴”时间安排

  贴:20210621日—20210710

  伏:20210711日—20210720 

  伏:20210721日—20210730 

闰中伏:20210731日—20210809 

  伏:20210810日—20210819

注意事项

贴敷地点:衡水市中医医院四楼治未病科

咨询电话:23279132327915

孙国锋简介

孙国锋,主任中医师,治未病科主任。衡水市中医医院首届名中医、河北省经筋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河北省治未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河北省膏方专业委员会委员,衡水市中医学会治未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衡水市医学会疼痛专业常务委员,衡水老年大学保健系教授。先后多次赴北京东直门医院、天津中医药大学一附院、郑州中医骨伤医院进修学习,致力于中医特色镇痛的研究和骨关节病的全程防控干预治疗。

专业特长(擅长及主研方向)

擅长综合运用特色针灸、手法、药物综合治疗各种颈肩腰腿痛、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膝关节病、风湿病、各种急慢性软组织损伤等疾病引起的疼痛、运动障碍;“三位一体”治疗脑中风半身不遂;膏方调理慢性疲劳综合征。特别是对顽固性疼痛的治疗有独到见解。

科室诊疗优势

骨关节病(肩周炎、颈椎病、腰椎病、椎管狭窄、椎间盘突出、膝关节病、跟痛症等);神经痛(三叉神经痛、面神经损伤、枕大神经痛、坐骨神经痛、臀上皮神经损伤、神经卡压综合征等);软组织损伤(扭伤、肌肉劳损等);风湿性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慢性疲劳综合征、眩晕症、脑中风后遗症、慢性疼痛管理。

文中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