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结束,“胃”还好吗?
国庆期间聚会多多,吃吃喝喝在所难免,但是对于一些肠胃不好的人来说,他们的肚子可遭殃了。突如其来的美食肠胃并不一定受的了。

暴饮暴食会导致肠胃的负担增大,吃进去的各种食物会导致肠胃受到剧烈的刺激,并且胃酸会被迫进入食道,损伤食道粘膜,不仅容易出现胃粘膜损伤引起胃痛,还会出现食道烧灼、异物感。
假期结束了,你的胃还好吗?秋季该如何养胃呢?
秋季,很多人都知道要润肺,防燥,常常会忽略对脾胃的保养,殊不知,进入到秋天之后,人体正处于“阳消阴长”的过渡阶段,而脾胃怕凉,在润肺的同时,还应该保养好脾胃健康。

天气转凉
天气渐渐转凉,昼夜温差变大,气候寒热多变,胃肠道对寒冷的刺激非常敏感,一不小心就容易引起胃病,尤其是患身胃功能不好的人,容易致使胃病复发,因此,要注重养胃健脾,防止疾病的发生。
补夏季虚损
夏季气温高,绝大多数人都偏爱吃冰冰凉凉的食物,而生冷的食物吃得多了,十分影响脾胃功能,到了秋季以后别忽视了健脾养胃,可以适量吃些清热的食物防秋老虎,同时,还要应适量的吃些清补的食物,如鸭汤,猪排骨汤,鱼汤等。
秋季来临,正处于“阳消阴长”的过渡阶段,再上加昼热夜凉、气候寒热多变,再加上人们的食欲到了秋季以后会有所增加,肠胃负担过重易诱发胃病,因此,要注意脾胃的护养。
秋季养胃
1.格外注重保暖
脾胃最怕低温的刺激,尤其是患有慢性胃病时,要格外注重胃部的保暖,不要长时间吹空调,早晚温差变大,要注意添衣保暖,夜晚睡觉盖好被褥,少吃生冰凉,以及生冷的食物,为脾胃创建一个温暖的环境。
2.管住自己的嘴巴
除了少吃生冷的食物外,还要注意不吃过烫、过硬、过辣、过粘的食物,更忌暴饮暴食,抽烟酗酒,不要吃太多的油腻食物,尤其是早晚,否则会给胃肠增加太重的负担,并使脂肪摄入过量,三餐定时定量,注意细嚼慢咽,对胃黏膜有保护作用。
3.吃果不吃瓜
瓜类食物多属阴寒性质,夏季可以适量的多吃些,但到秋季之后,瓜类食物要适可而止,吃多了会损伤脾胃,可以用果类食物来代替,像是梨是秋季最佳水果,可以润肺解燥,煮熟后还可以健脾益胃,苹果可改善肠胃功能,龙眼则安神、补血。
4.常做腹部按摩
将双手的掌心相互搓热,右手手掌掌以肚脐为中心,顺时针方向由小圈逐渐大圈按摩36次,再以左手手掌逆时针方向按摩腹部36次,可每天早晚按摩,促进脾胃消化吸收功能,还用促进肠道蠕动。
5.运动益脾胃
散步运动量虽不大,但效果却很明显,并且不受年龄、体质等条件的限制,散步可以增强肌肉力量,促进身体的血液循环与新陈代谢,增强脏腑功能,每次散步的时间个人状况而定,达到不喘粗气,微微出汗的状态就好。此外,坚持瑜伽运动可以有效改善脾胃虚寒情况,促进促进消化吸收、增强免疫力,改善血液循环。
刘银鸿简介
刘银鸿,主任中医师,衡水市中医医院脾胃病科(河北省重点中医专科)学科带头人,国家第三批名老中医药专家李英杰学术继承人,河北省第二批优秀中医临床人才,衡水市首届名中医,河北省中医药学会脾胃病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世界中医药联合会消化病专业委员会理事,衡水市中医药学会脾胃病专业委员会主委,衡水市第七批市管优秀专家。
多次参加国家及省中医局组织的培训班,并先后前往北京301医院、北京中医医院、河北省人民医院、柳州市中医医院、河北省三院进修学习。在消化系统疾病的诊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胃痞、胃痛(慢性萎缩性胃炎及非萎缩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腹胀、腹痛、泄泻、便秘(溃疡性结肠炎及普通肠炎、肠易激综合征、急慢性胰腺炎、肝炎、肝硬化、胆囊炎、胆石症)等消化系统疾病,熟练掌握胃镜的操作技术。
多年临床经验总结出了20余篇论文,分别发表在国家及省级核心期刊上;作为副主编参编了论著2部。积极参加临床科研工作,分别作为主研人及主要参研人完成了8项科研成果,分别获河北中医药学会及衡水市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目前还有两项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项目作为第一主研人在研。
文中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