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秋渐凉,你要知道的秋季养生!
秋季养生贵在养阴防燥。秋季阳气渐收,阴气生长,故保养体内阴气成为首要任务,而养阴的关键在于防燥,这一原则应具体贯彻到生活的各个方面。

秋季,气温开始降低,雨量减少,空气湿度相对降低,气候偏于干燥。秋季应肺,而秋季干燥的气候极易伤损肺阴,从而产生口干咽燥,干咳少痰,皮肤干燥,便秘等症状,重者还会咳中带血,所以秋季养生要防燥。
秋季,在燥气中还暗含秋凉。人们经夏季过多的发泄之后,机体各组织系统均处于水分相对贫乏的状态,如果这时再受风着凉,极易引发头痛,鼻塞、胃痛,关节痛等一系列症状,甚至使旧病复发或诱发新病。老年人和体质较弱者对这种变化适应性和耐受力较差,更应注意防凉。

秋季是人体阳消阴长的过渡时期。所以,顺应秋季的自然特性来养生,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具体应做到以下几点:
起居养生:秋季应做到早睡早起,注意添加衣物,防止因受凉而伤及肺部。
精神养生:保持内心宁静,情绪乐观,舒畅胸怀,抛开一切烦恼,避免悲伤情绪,是秋季养肺的一个好方法,
饮食养生:宜多吃酸性食物,如苹果、橘子、猕猴桃、白萝卜、白梨等,以收敛肺气;少吃辛辣食物,如葱、姜等,可避免发散泻肺。银耳、豆腐、百合、蜂蜜、糯米、粳米、豆芽等有润肺作用,宜常吃。此外,秋季主养肺,可适当喝些鸡汤、骨汤等。

运动养生:秋季是运动锻炼的大好时机,可根据个人情况选择不同的运动项目进行锻炼,如爬山、打太极拳、游泳等,长期坚持可增强心肺功能。
刘银鸿简介
刘银鸿,主任中医师,衡水市中医医院脾胃病科(河北省重点中医专科)学科带头人,国家第三批名老中医药专家李英杰学术继承人,河北省第二批优秀中医临床人才,衡水市首届名中医,河北省中医药学会脾胃病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世界中医药联合会消化病专业委员会理事,衡水市中医药学会脾胃病专业委员会主委,衡水市第七批市管优秀专家。
多次参加国家及省中医局组织的培训班,并先后前往北京301医院、北京中医医院、河北省人民医院、柳州市中医医院、河北省三院进修学习。在消化系统疾病的诊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胃痞、胃痛(慢性萎缩性胃炎及非萎缩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腹胀、腹痛、泄泻、便秘(溃疡性结肠炎及普通肠炎、肠易激综合征、急慢性胰腺炎、肝炎、肝硬化、胆囊炎、胆石症)等消化系统疾病,熟练掌握胃镜的操作技术。
多年临床经验总结出了20余篇论文,分别发表在国家及省级核心期刊上;作为副主编参编了论著2部。积极参加临床科研工作,分别作为主研人及主要参研人完成了8项科研成果,分别获河北中医药学会及衡水市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目前还有两项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项目作为第一主研人在研。
文中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