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衡水市中医医院>>健康科普 >> 健康保健

三九多灸背,七个部位不遭罪!

发布时间2021年12月24日本文出处:本站原创

三九天,是一年中阳气最弱,阴气最重的时刻,此时,人体处于极度脆弱的阶段,最易受寒邪侵袭而患病。


寒邪伤害7个重要部位

1.心遇冷——易缺血

低温状态下,为给身体供能量,心跳会加快,心脏的耗氧量和工作负荷会增大,加上低温时血液更黏稠,流速更慢,会进一步加重心脏负担。心血管病患者遭受寒冷刺激,冠状动脉易收缩痉挛、血压升高,可能出现急性心肌缺血,诱发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

2.肺遇冷——易咳嗽

顶着寒风行走,有时会喘不上气、不停咳嗽、恶心想吐。这是因为寒冷干燥的空气会让鼻子发干,刺激咽喉部位,还会使小气管收缩,以致出现呼吸道应激反应。


3.胃遇冷——易痉挛

受凉时,胃部肌肉、血管会收缩,发生胃痉挛,像抽筋一样。如果此时吃生、冷、硬食物或难以消化的大鱼大肉,更易给胃带来负担。

4.膀胱遇冷——易尿频

冬季汗液蒸发减少,尿量会相应增多。同时,寒冷还会刺激神经中枢,引起内分泌系统调节变化,增加排尿量。为了御寒,包括膀胱在内的大多数器官会呈现收缩状态,也更易出现尿频。


5.手脚遇冷——易冻伤

外界温度过低时,更多血液会流向身体中心,给重要脏器供应氧气和养分,手指、脚趾、耳朵等末梢部位就会因为血流减少而感觉寒冷,甚至冻伤。

6.关节遇冷——易冻僵

寒冷会导致肌肉收缩,血运和滑液分泌减少,关节周围组织(包括肌肉、韧带等)顺应性变差,所以很多人会感觉肌肉酸痛、关节发僵、关节炎疼痛加重。

7.鼻子遇冷——易流涕

冷空气进入鼻腔,毛细血管收缩,纤毛运动减弱,容易出现流清鼻涕或鼻孔黏液现象。这是鼻子对冷空气敏感的一种自我保护性反射。


阳气不足乃万病之源

冬至开始入九,天气严寒,阳气不足的人特别容易被寒邪侵袭,继而染上“冬病”——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骨关节疾病。尤其天生体质阴寒的女性,更要注意固护阳气!如果体内阳气充足,热量得以源源不断地循行全身,温煦人体,整个人就成了个自动产热的“小火炉”,抵御外邪。

灸背乃扶阳之本

《伤寒集注》认为:“背乃人生经气而各部,太阳分部于背。”太阳背部主一身之表,与表气相通而护外,后背督脉是全身阳气集聚和运行的通道,因此,灸背是给身体补充阳气的最佳方法!这也是为什么艾灸、熏蒸、拔罐等大都在背部进行的原因。

为什么艾灸背部可以生发阳气

在人体后背的正中线上,也就是从颈椎到尾骨这段距离,贯穿着总管一身阳气的督脉,古人称之为“阳脉之海”,发挥温煦机体,抵御外邪的功能。在督脉上施灸也称督脉灸、督灸,被称为“灸中之皇”,是提升一身之阳气的艾灸方法,借助督脉总督阳气的作用,激发人体自身阳气,又将这种温热,通过复杂有序的经络系统层层传递至全身,恢复人体自愈力,督脉联合膀胱经同灸则效果更胜一筹!

做好三九灸的3个大好处

1.强体魄—三九灸补,开春打虎

俗话说:“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 “三九”是全年最冷的日子,主收引凝滞,人体气血运行不畅,大量进补增加的精气就得不到有效运化,就会发生粘滞现象(如湿气加重、血液粘稠等)。粘滞的直接后果就是造成血瘀体质,这就需要调动更多的元气来气化体内的瘀堵,也就必然形成“暗耗肾精”的现象。所以,撇开脾胃因素不谈,这也是越补越虚(虚不受补)的根本原因之一。此时艾灸,可以温通气血,化瘀除湿,气血顺畅了,瘀堵化开了,吃进去的补品才能转化为精微物质濡养人体,否则只会瘀堵在体内,成为危害健康的垃圾。

2.调已病—冷在三九,冬病缠身

数九寒天,人体阴寒旺盛,阳气虚弱,冷到极致,各种虚寒症状接踵而来。尤其本身体寒、阳虚、体弱多病、慢性疾病缠身的朋友,更是苦不堪言!此时艾灸,好比在冰天雪地里烤火,对于人体调节阴阳、祛除寒邪、温补正气、宣通气血、提升免疫都有莫大的效果。

3.治未病—冬伤于寒,春必病温

《黄帝内经》中说“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就是说,如果冬天没有固护好阳气,被寒邪所伤,来年春天就容易得温病,温病就是西医所说的传染病,比如流感。“三九”处于阳气初生之际,此时艾灸正好顺应了自然界阳气初生的特点,补阳效果事半功倍,而且可以夯实基础,有利于来年春季阳气的生发,避免温病侵袭,起到预防作用。三九“至阴”之时,用“至阳”的艾灸给身体加把火,本身也是一种阴阳平衡的行为,弥补大家之前漏灸的遗憾。

2019年,衡水市中医医院推拿康复科先后被评为“河北省中医院康复联盟单位”“中残联定点康复机构”“衡水市残疾人联合会定点单位”。之后,又被评为“衡水市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市级定点服务机构”。这也标志着推拿康复科能够为我市更多残疾儿童提供更全面、更惠民的康复服务,中西医结合康复技术在我市处于领先水平。

推拿康复科作为衡水市重点中医专科和市中医医院特色专科,坚持中医传统康复技术和现代康复治疗于一体,专注并擅长治疗各类疼痛性疾病以及骨关节疾病康复、骨伤康复、中风康复,小儿脑瘫康复等。尤其对残疾儿童的康复十分重视,帮助我市儿童走向康复、健康成长,让无数家庭重获希望。

文中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