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节跳动28岁年轻人猝死!所有猝死都是“蓄谋已久”!
2月23日,有媒体报道“字节跳动28岁员工猝死”的消息。当天下午,字节跳动内网发布通知称,2月23日13时43分从医院获知,在抢救41个小时后,28岁吴同学不幸离世。
年纪轻轻猝死,很多人表示非常惋惜。其实,近年来年轻人猝死的新闻越来越多:
2021年1月2日,电视剧《巴啦啦小魔仙》凌美琪扮演者孙侨潞的母亲发微博透露,年仅25岁的孙侨潞在1月1日因心梗猝死去世;
2021年3月,千万网红吃播博主“泡泡龙”去世,年仅29岁,曾长期暴饮暴食;
2020年11月,山东济南广播电视台优秀节目主持人王斌,因抢救无效不幸离世,年仅36岁;
2019年11月,因在《遇见王沥川》中饰演王沥川的青年演员高以翔在录制真人秀节目时昏迷送医,经抢救无效去世,年仅35岁;
2019年11月27日凌晨,艺人高以翔在录制节目过程中突发晕厥,经近3小时抢救后,仍不幸去世,年仅35岁。医生宣布原因为心源性猝死。
所有猝死都是“蓄谋已久”
猝死往往突然发生,很多都是表面看上去非常健康的人。但事实上,所有的猝死都并非突然,都是“蓄谋已久”。
1.猝死的主要诱因“太激动”和“太劳累”
2020年4月发表在《中国急救医学》期刊上的一篇研究通过研究分析5516例猝死者的尸体解剖特点发现,猝死的诱因主要为情绪激动(26%)、劳累(25%)及血容量改变(8.95%),其次为饮酒、过饱、轻微损伤等。此外,长期熬夜、紧张压力大等也可能诱发猝死。
2.心源性猝死是首要原因,年轻人更易发生
2020年4月发表在《中国急救医学》期刊上的研究也发现,猝死发生的首要原因是心源性猝死(57.76%),第二位肺源性猝死(21.63%),之后是脑源性猝死(9.21%)。而30岁~63岁的中年人,是心源性猝死的高发年龄段。2021年1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副教授陈海旭在科普中国刊文称,猝死的首要原因为心源性猝死,而相对于老年人,年轻人发生心梗时则更容易猝死。老年人由于基础疾病的病程长,常见的冠心病、高血压、肺心病、扩散性心肌病、肥厚性心肌病等等,反复发病,身体机能就会有一种耐受或者代偿。而对于年轻人,由于心脏没有形成代偿保护机制,很多人因急性心肌梗死诱发恶性心律失常。比如,室颤就相当于心脏骤停,瞬间失去意识导致猝死。
3.冬季和深夜是猝死高发时段
首都体育学院运动生理专家闫守扶教授在接受北京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冬季是猝死的高发季节,因为冬季天气骤冷、人体基础状况较低、血管弹性较差、血压易于骤然升高、室内外温差过大等,都极容易引发心源性猝死。 此外,深夜也更容易发生猝死。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郭继鸿在2013年5月在接受健康时报记者采访时解释 ,对人体来说,白天交感神经“上白班”,晚上迷走神经“上夜班”,而凌晨正好是两种神经“交接班”的时候,此时迷走神经经过一晚上夜班尽显疲惫,而新来接班的交感神经处于高度兴奋的状态。交感神经兴奋会导致心跳加快、心肌收缩力增强、异位节律等,从而可能诱发各种心律失常、Brugada综合征(一种遗传性心肌病)等多种心血管事件甚至猝死。
心源性猝死是什么
世界卫生组织(WHO)对猝死的定义是:平时身体健康或处于亚健康,在短时间内(<6小时),因自然疾病而突然死亡,即为猝死。
心源性猝死指由于心脏原因所致的突然死亡,约占猝死的80%以上。冠心病、主动脉夹层、严重心力衰竭、其中以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最为典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是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在内的一大类冠心病的总称,发病时情况紧急,症状显著,并发症严重。
不可变的危险因素
1. 年龄:随着年龄增高发病率增加:中老年人心源性猝死占所有猝死的比例达80%~90%。
2. 性别:男性高于女性,绝经后男女无差异。
可变的危险因素
1. 高血压:损伤血管内膜,引起血管内皮炎症反应,进而形成动脉粥样硬化。
2. 高脂血症:血胆固醇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增高,与冠心病的所有临床类型均相关,包括心源性猝死。
3. 糖尿病:在持续高血糖作用下,免疫复合物对血管内膜有损害
4. 缺乏运动以及剧烈运动:冠心病患者剧烈运动有可能触发急性心肌梗死和心源性猝死。
5. 饮酒吸烟:吸烟是心源性猝死的触发因素之一。过度饮酒尤其是醉酒,可增加心源性猝死的发生危险性。
6. 肥胖:BMI指数升高,会发生高脂血症,与冠心病的所有临床类型均相关,包括心源性猝死。
如何识别心源性猝死的高危人群
根据最新流调统计数据,心源性猝死中80%以上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及其并发症所致,10%~15%为心肌病所致,其余5%~10%可由其他各种原因所致。
标志性症状是胸痛: 呈压迫性、紧缩性、烧灼感、刀割样或沉重感。一般位于胸骨后,可放射至颈部、下颌、上腹部、肩部、背部或左前臂。含服硝酸甘油不能缓解,伴有恶心、呕吐、大汗;部分患者可表现为胸闷、晕厥、休克甚至猝死。
上述症状均为冠心病出现心血管不稳定状态,提示猝死高风险,需尽快来医院就诊。
如何做好心源性猝死急救处理
数据统计,中国每年猝死人数达54万,相当于每分钟就有1人猝死,而我国目前院外抢救成功率不到1%。心脏骤停只有宝贵的4~6分钟黄金抢救时间。
掌握四步急救技巧,就可能挽回一条生命,具体做法如下:
1.判断环境安全
判断倒地原因,如是否有漏电、高空坠物、交通事故等情况,不要贸然靠近。
2.判断生命体征
拍打双肩,大声呼叫对方。如没有回应,则观察患者胸腹部有没有起伏,来判断有没有呼吸,触摸颈动脉判断有无心跳。时间不要少于5秒也不要超过10秒。
3.如果对方没有反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先拨打急救电话120,简要说明一下情况和所处的位置。如果有其他人在场,让其拨打急救电话和获取自动体外除颤器(AED)。
4.开始心肺复苏
开始心肺复苏(对陌生人不建议做没有保护措施的人工呼吸,防止疾病传染,单纯胸外按压也很有效)。
胸外按压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两手臂伸直,手肘不要弯曲。双手紧扣,掌根相叠。
●按压时掌根放在胸骨下半部,正常成年男性是两个乳头连线中点的位置。
●速度以每分钟100~120次,节奏和歌曲《最炫民族风》接近。
●按压深度5~6厘米。
●不要单靠手臂的力量去做心肺复苏,必须用全身的力量。
●每2分钟判断一次意识及心跳。人工呼吸操作步骤(人工呼吸时,胸外按压的中断时间不能超过10秒钟)
●打开气道,一只手放在前额,另一只手的两根手指放在下颌骨上,使用仰头提颏的方法,打开气道。
●捏住鼻子,包住嘴,每次吹气1秒钟。
●胸外按压做30次,人工呼吸2次。
不可麻痹大意,认为“忍一忍”就可以挨过去。要保持镇静,勿慌乱, 也不要随便服用“止痛”药物 。立即停止正在进行的运动及工作,采取静坐或平卧休息 。服用缓解心绞痛的药物, 比如硝酸甘油或救心丸等。
合理预防猝死
1.健康生活,情绪乐观。
2.减少熬夜、戒烟戒酒、适当运动、控制体重,定期体检。
3.重视相关冠心病、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等疾病的预防。
4.控制以上危险因素:高血压患者注意监测血压,糖尿病患者注意监测血糖。
5.如胸闷、胸痛等请立即呼叫衡水市中医医院120救护车。
6.尽量避免步行或搭乘私家车、出租车至医院。
李萍简介
李萍,主任中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国家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人,河北省优秀中医临床人才,衡水市首届名中医,河北省燕赵中青年知名医学专家。河北省重点中医专科心血管病科主任。国家级名中医郭维琴名医传承工作站衡水分站负责人。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病、冠心病、心肌梗塞、冠脉搭桥或支架术后心绞痛、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肌病、心肌炎、心脏神经官能症等心血管科疾病。
文中部分内容、图片来源于健康时报和网络
经衡水市中医医院综合编辑整理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