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衡水市中医医院>>健康科普 >> 健康保健

林志玲官宣当妈!高龄产妇如何拥有健康宝宝

发布时间2022年04月06日本文出处:本站原创

近日,演员林志玲通过个人的微博账号发布了一条喜讯,“生下了健康的宝宝”。很多网友在为她感到高兴的同时,大家应该更关心的是林志玲今年已经是47了!身为高龄产妇的她,这个年龄升级当宝妈真的不容易了。

随着三胎政策的放开,高龄产妇随之增加。研究表明:女性的最佳生育年龄是23-30岁,30-35岁是次佳生育年龄,年龄大于35周岁的女性就属于“高龄产妇”。

35岁以后,女性生育能力开始走下坡路,卵子的数量及质量逐渐下降,妊娠成功率下降且增加受孕后流产或染色体畸形的可能,孕期易并发妊高症或妊娠期糖尿病等疾病。到了40岁生育力只有25岁的5%,卵巢逐渐老化,卵巢功能逐渐衰竭。高龄怀孕还可能面临不孕症、自然流产、妊娠并发症、难产等危险。

高龄产妇如何生一个健康的宝宝?

衡水市中医医院妇产科以各种手术操作为基础,配合中医药特色疗法,以及先进设备,针对高龄产妇具有明显的优势。

1.针对高龄女性怀孕困难。妇产科可进行促排卵,根据不同女性的个体因素进行中医药调理,还可进行针灸、埋针、耳针、艾灸、督脉灸等调理身体,为备孕做好准备。


▲耳穴压豆

2.针对高龄女性妊娠期并发症易发。妇产科科医务人员广泛掌握产前筛查和诊断,早发现早治疗。

3.针对高龄产妇产后盆底肌修复。妇产科配备生物反馈电刺激-盆底康复仪、产后康复仪等先进设备促进产后康复,以及泥灸祛湿技术、督脉灸技术、电子葫芦灸治疗产后身痛。


▲髋骨矫正修复仪

4.针对产后堵奶、缺乳、溢乳等情况。妇产科开展无痛催乳技术,通乳技术,配合中药口服、外敷轻松解决产后堵奶、缺乳、溢乳等情况。


▲乳房穴位按摩

孕期牢记注意事项

1.规范补充叶酸或含叶酸的复合维生素(预防子痫前期、胎盘早剥、胎儿在宫内生长受限、早产、贫血、先天性心脏病)。

2.及时规范补充铁剂和维生素D(钙)剂,根据血清铁蛋白和骨密度情况可考虑适当增加剂量。

3.注意合理营养,充足睡眠(睡好子午觉),适量运动。

4.按时产检,自数胎动,重视胎教,必要时远程胎心监护,有任何不适:头痛、眼花、胸闷、心慌等及时就诊。

5.生活上还应该远离不良的环境,例如:太吵、太拥挤的空间;放射线如X光、放射碘,或使用放射线治疗的人都不宜接触。

6.不可随意使用抗生素、安眠药、镇静剂;注意做好自我防护,勤洗手,少聚集,戴口罩。

妇产科简介


衡水市中医医院妇产科为衡水市重点中医专科。配备了宫腔镜、腹腔镜设备、胎儿电子监护、子午流注、生物反馈电刺激-盆底康复仪、产后康复仪等先进设备。优势病种:宫腹联合治疗不孕症、顺产接生、剖宫产、妊娠剧吐、产后康复;宫腔镜诊断及治疗异常子宫出血,异位宫内节育器的取出及子宫内膜息肉、子宫粘膜下肌瘤的手术治疗;腹腔镜下行保留生育功能输卵管妊娠手术、子宫肌瘤剥除术、卵巢异位囊肿剥除术、子宫腺肌症的子宫全切术。 中医特色:四黄水蜜下腹部外敷结合中药治疗胎元阻络型异位妊娠,艾灸双侧足三里治疗剖宫产后气血虚弱型,运行无力胃肠道症状;吴茱萸封包温中扶阳,缓解产后腰腹疼痛;中医穴位按摩及中药治疗产后缺乳;穴位注射结合中药贴敷治疗妊娠剧吐;拟定的产后康复膏方,能助产妇元气恢复;泥灸、电子温灸+经络梳刷、督脉灸、中药口服、熏蒸治疗各种产后病,手法按摩加仪器开展产后骨盆修复、腹直肌分离、盆底肌松弛治疗,对阴道松弛、咳嗽漏尿、阴道前后壁膨出、轻度子宫脱垂效果显著。妇产科以妇科内分泌为基础开展门诊异常子宫出血的中西医诊治;以宫腹腔镜微创治疗妇科子宫肌瘤、异位妊娠及不孕不育症等;以中医外治为基础大力开展产后康复。全力打造以腔镜技术及产后康复为主要特色的衡水市唯一一个中西医结合、中医特色优势突出的妇产科。

李红站,副主任医师,妇产科主任。现任河北省妇幼保健协会妇幼微创委员会委员、衡水市医学会微创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衡水市医学会妇科肿瘤分会常务委员。先后赴北京大学第一临床医院妇产科进修学习妇产科危急重症救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国际腔镜中心、河北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四级腔镜培训基地进修学习宫腹腔镜技术,取得四级腔镜证;北京大学第二临床医院师从杨欣学习围绝经期内分泌及盆底康复。擅长宫、腹腔镜手术,如子宫肌瘤、宫外孕、卵巢囊肿、巧囊、异常子宫出血、不孕不育等,以及妇产科各类手术:无痛人流,上取环,引产,顺产、难产接生,剖宫产,保留生育功能的异位妊娠,附件肿物切除术,子宫切除术,对异常子宫出血的诊治经验颇丰。获得多项科研、学术成就:科研课题《宫腹腔镜联合治疗多发性子宫肌瘤的临床研究》,项目负责人,为2015年衡水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宫腹腔镜联合治疗多发子宫肌瘤的临床研究》,衡水市科技成果第一人;《两种微创手术切除较大子宫临床分析》(第一作者)发表于核心期刊《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妊娠期糖尿病高危因素分析》(第一作者)发表于核心期刊《中国妇幼保健》;《宫腹腔镜联合治疗多发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分析》(第一作者)发表于核心期刊《世界中医药》。

文中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