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为化疗“减毒”
化疗是目前临床上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常用的辅助治疗手段之一,其治疗目的在于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但是,化疗治疗过程中易引发较多的不良反应,不少患者因难以耐受不良反应而放弃治疗,死亡率居高不下。近年来有研究显示,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够明显延长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生存时间,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我们都知道,化疗药物具有一定的毒性,往往会对正常细胞造成损伤,这时候与中医相结合,一方面能够提高疗效,一方面又能减轻化疗的毒副作用。
在《中医经方治疗恶性肿瘤放化疗副作用的临证心得 》中,医生分享了这样一个案例:唐先生,59 岁,半月前在某市医院确诊为肺鳞癌,在采用GP方案(吉西他滨、顺铂)化疗治疗的第3天出现Ⅱ级呕吐症状、食欲不振。
中医诊断为舌苔白腻、脉搏滑细,属于脾胃亏虚,经方采用旋覆代赭汤加减(旋复花 12 g、党参 12 g、生姜 10 g、茯苓 8 g、丁香 12 g、代赭石 10 g 等)1 剂 /天,1 次 /天。在治疗3天后呕吐症状明显减轻,并后期化疗同时服用上述经方后,再也没有出现因为化疗造成的呕吐症状。
GP方案中的顺铂是重金属烷化剂,多数患者在服用这个药物后都会出现消化道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和食欲不振等。
《伤寒论》中记载旋覆代赭石汤可以治疗因为胃虚和肠胃不适引起的痰气痞证和中焦升降失和,符合化疗期间出现的肠胃不适反应。其中,旋复花可以降胃气;生姜、丁香都能止呕降逆,诸药合用可以有效的治疗因为肠胃不适产生的恶心呕吐等症状。
这个案例中,通过中医的调整,使化疗减毒。但是我们需要清晰的认识,这是个个案。不可否认,中医辅助治疗化疗副作用有一定的效果,但是我们仍然不能直接借着这个案例,采用上述经方。中医讲究辨证论治,具体用药情况需要根据我们的身体情况进行调整。
而且,还要研究表明:充分利用中医情志护理能够改善患者各项心理障碍;通过中医膳食护理全面提高患者免疫力;通过穴位按摩、耳穴埋豆、穴位敷贴等中医特色疗法能有效帮助患者疏通经脉、减轻病痛;通过中医全方位的特色护理,效果显著。
当然,我们也可以从日常生活中,结合中医诊疗进行改善化疗不良反应。我们常说药食同源就是这个道理。中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食品中本身含有,可用于调节化疗后胃口差的患者的食欲,使化疗顺利进行。
化疗与中医结合,无论是文献报道还是日常就诊中都是比较常见的。两者有机的结合,才能实现抗癌与调整身体的双重目标。
我们不否认在其他文献中看到中医抗癌但是到底中医到底是作为主要抗癌的手段还是辅助治疗我们需要进行区别
肿瘤一科简介
肿瘤一科为河北省重点中医专科。“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中西医结合肿瘤科、全国重点中医肿瘤专科建设协作单位”,首届“中国中医肿瘤防治联盟成员单位”,北京中日友好医院肿瘤专科医联体成员单位。现有医生13名,其中高级技术职称3名,主治医师4名,住院医师6人,研究生学历4人。学术带头人史志刚是衡水市首届名中医,第五批河北省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科室主任张永智为史志刚学术经验继承人。现开放床位54张,配备了中心供氧系统、负压吸引系统、心电图、心电监护、超声雾化吸入机、热疗机、射频消融机、纤维支气管镜等医疗设备。科室医务骨干层多批次在北京各大中医院进修学习。在肿瘤治疗中始终坚持中西医结合,突出中医特色的原则。擅长中医药治疗肺癌、食管癌、胃癌、肝癌、结直肠癌、乳腺癌等;开展西医对症营养支持治疗、化疗,以及无菌技术操作,如: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PICC术、胸腹水引流置管术、穿刺活检术等;研发了中药制剂“甲龙丸”,广泛开展穴位贴敷、针刺、放血拔罐、中药熏洗、火针等中医特色疗法;梳理筛选出了临床效果确切的中医特色疗法,如:消积膏(治疗各种实体瘤)、消水膏(治疗恶性胸腹水)、止痛膏(治疗各种癌性疼痛)、骨痛膏(治疗骨转移引起的疼痛)、通络散(预防治疗化疗所致的周围神经损害及手足综合征)、四黄膏(治疗化疗静脉炎)、溃疡油(用于治疗放化疗所致的口腔溃疡)、肠梗阻膏(用于治疗手术后肠梗阻)、胃瘫膏(用于治疗术后胃瘫)、消肿膏(用于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水肿)、刺络拔罐疗法(用于治疗放化疗后骨髓抑制)等;针对晚期失去手术机会的实体瘤患者、拒绝手术治疗的患者、手术风险较大的患者、肿瘤负荷较大需要减瘤治疗的患者,开展射频消融术、微波消融术、氩氦刀冷冻术及微波热疗术,微创治疗具有创伤小、痛苦小、经济、安全、有效等特点,逐渐被患者接受和认可。逐渐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治疗体系。科室承担了国家级科研项目1项,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项目多项。我们将科室建设成为国家级重点专科和区域肿瘤诊疗中心为目标,以更好地诊疗技术和服务为患者解除病痛,提高生活质量。
科室主任
张永智,衡水市中医医院肿瘤一科主任,副主任中医师。现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肿瘤创新联盟理事、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青年委员会委员、北京乳腺癌防治学会中西医结合专业委员会委员、河北省精准病理及诊断委员会常委、河北省中医药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委,河北省抗癌协会传统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委,衡水市中医药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衡水市抗癌协会传统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先后在北京中日友好医院、北京东方医院、北京地坛医院等医院进修学习。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胃癌、食管癌、肺癌、肝癌、前列腺癌、膀胱癌、结直肠癌、血液肿瘤等恶性肿瘤及其并发症、放化疗不良反应。熟练开展穿刺活检术、射频消融术、氩氦刀冷冻术等微创技术。曾获多项科研、学术成就:作为主研人及主要参研人完成或在研了4项科研成果,如“甲龙丸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研究”获河北省中医药学会科技进步三等奖、“针刺联合中药贴敷对肺癌所致的胸腔积液病人胸水量指标改善情况观察”获河北省中医药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香虫膏穴位贴敷治疗胃癌所致胃痛的临床研究”、“辨证选穴针刺治疗食管癌进食哽噎的疗效观察”等;已著书6部,如《肿瘤诊疗与护理》、《现代中西医结合肿瘤治疗学》、《史志刚临证精粹》、《推拿与针灸治疗学》等;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胃癌中医治法研究进展》、《中药外敷联合离子导入技术治疗甲状腺癌术后淋巴结转移15例临床观察》等10余篇。
文中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