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衡水市中医医院>>健康科普 >> 健康保健

你被糖尿病“蒙骗”过吗?

发布时间2022年04月08日本文出处:本站原创

大多数患者一旦出现三多一少症状(多饮、多尿、多食、体重下降)会想到自己是不是得了糖尿病,随后会到医院进行相关检查来明确。但是临床中很多疾病并不是照着我们的典型症状来发病的,比如患者出现恶心、呕吐、肠胃不适、呼吸加快加深、意识不清等状况,这种完全像是肠胃炎的症状;有的患者出现视物模糊,这倒像是五官科疾病,这些症状甚至常常把医师给蒙骗,因延迟发现而造成重症甚至致命。

它悄悄地来

2型糖尿病体内的胰岛素分泌异常,在开始阶段是过量分泌,即胰岛素抵抗,意思是指体内的胰岛素无法正常运作于细胞接受体上。

刚开始时身体会拼命增加胰岛素,血糖还能维持正常,慢慢地就进入糖尿病前期。这个阶段若采取积极的饮食、运动及体重控制治疗,是有机会恢复正常的;但往往因为没有每年进行例行检查,或是忽视糖尿病前期,认为不用治疗或服药没关系,也未定期追踪,不但错失改善的机会,更是何时进展至糖尿病阶段自己也完全没感觉,而从这个时期开始,身体分泌的胰岛素就变得不足了。

由于三多一少的症状只发生在持续累积高血糖时,若这时候才被诊断出有糖尿病,身体处于血糖过高的时期可说已经是经年累月了。

并发症的蒙骗期很长

在门诊就医的新诊断病人中,经常会碰到刚确诊糖尿病就已经发生视网膜病变或肾病变的患者,表示糖尿病危害身体健康的时间至少五年以上,其中严重的更是造成失明或已濒临透析,而在这之前都是没有明显的不适,真是犹如披着羊皮的狼。

肾脏与视网膜病变也同样是“蒙骗”期很长,等到水肿、视力受损出现时,往往为时已晚,这多少也是人们习惯以直觉来感受自身健康状况,不痛不痒就认为自己没病!

如何不被“蒙骗”

为了不被糖尿病“蒙骗”,最好的方式就是建立定期检查的好习惯,特别是肥胖、有糖尿病家族史、血压高、血脂异常、有妊娠糖尿病史、曾产下巨婴的高危险群,应该每1-3年定期检查血糖。血糖代谢异常者,应及早到医院就诊,在专业医师指导下通过饮食、运动调理,需要时加上药物治疗,维持血糖平稳,有效预防并发症。


内分泌肾病一科简介

衡水市中医医院内分泌肾病科为衡水市重点中医专科,京津冀中医药协同内分泌专科联盟单位,“首都国医名师冯建春名医工作站衡水分站”。科室承担河北中医学院、河北北方学院本科生教学任务。本科室创建于2002年,科室拥有主任中医师1名,主治中医师3名,研究生5名。始终坚持突出中医特色,中西医并重的发展方向,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诊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科室本着继承祖国医学遗产,以现代医学理论为基础,在中医治未病的思想指导下,坚持中西医结合、内治与外治相结合,采用中药汤剂、中成药、中药穴位贴敷、中药离子导入、中药足浴、针刺等中医特色疗法,治疗糖尿病及其各种并发症,如糖尿病肾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足、糖尿病眼病,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包括糖尿病性胃轻瘫、糖尿病性便秘、糖尿病性泄泻、糖尿病泌汗异常、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等)以及糖尿病性瘙痒症等糖尿病并发症。为广大糖友提供门诊、住院及科普宣教等全方位服务。本科室对内分泌失调、甲状腺疾病、痛风、以及慢性肾炎、肾衰的中医治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撰写医学论文数十篇,主编出版《李英杰医案》著作1部,协助编写《刘亚娴辨治疑难病证例析》著作1部,参编《刘亚娴辨治肿瘤带教录》著作1部,主主研市级以上医学科研课题四项,获奖四项。参研市级以上医学科研课题二项,分获一等奖、二等奖。


曹清慧,中西医结合主任医师,内分泌肾病一科主任。现任全国第四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世界中医药联合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理事,首都国医名师、北京中医药大学裴永清教授弟子,河北省优秀中医临床人才,河北中医药学会糖尿病学会常务委员,河北中医药学会仲景学会常务委员,河北省杏林千人工程、河北省基层业务骨干培训项目授课老师。曾跟师于全国名中医、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刘亚娴教授学习一年余。通过多年坚持不懈地跟师学习,深得各位名家真传;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及各种糖尿病并发症。撰写医学论文数十篇,主编出版著作一部,协助编写著作一部,主研市级以上医学科研课题四项,参研课题两项,分获一等奖、二等奖。

文中部分内容、图片来源于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