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年期”别烦也别慌!市中医院陪您平稳度过……
我:医生,我最近月经不规律,总是觉得潮热,脸红红的,腰酸,头痛,失眠,脾气暴躁,记忆力也不好了,我这个是怎么回事啊?
医生:很可能是更年期到了……
在女性一生中,有两个过渡时期,肾气的“涨潮”是青春期,而肾气的“退潮”过程,便是更年期。更年期综合征又称(围)绝经期综合征,是由于女性绝经前后出现性激素波动或减少所致的一系列身体及心理症状。主要表现为血管舒缩症状与神经精神症状,平均持续3-5年,更年期妇女一般都会经历这些不适,但症状严重程度不一,时间长短不一。更年期是很多女性特别难熬、恐惧、焦虑的一个阶段,甚是折磨人,这个时候不妨来瞧瞧中医,或许能帮您安稳渡过。
糖尿病高危人群是指糖尿病发病风险增高的人群。
具有以下一个及以上危险因素者,即为糖尿病高危人群:
(1)年龄>=40岁;
(2)有糖尿病前期史,包括糖耐量异常、空腹血糖受损或两者同时存在;
(3)超重或肥胖和腹型肥胖(男性腰围大于等于90cm,女性腰围大于等于85cm);
(4)静坐生活方式;
(5)直系亲属中有2型糖尿病患者;
(6)有妊娠期糖尿病病史的妇女;
(7)高血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或正在接受降压治疗;
(8)血脂异常或正在接受调脂治疗;
(9)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患者;
(10)有一过性类固醇性糖尿病病史者;
(11)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或伴有与胰岛素抵抗相关的临床状态(如黑棘皮征等);
(12)长期接受抗精神病药物或抗抑郁药物治疗。简言之,年龄、生活方式、高血压、超重及肥胖、血脂异常和糖尿病前期等均为糖尿病高危因素。
更年期综合征的表现是什么?
一、近期症状:
(一)月经紊乱:月经紊乱是绝经过渡期的常见症状,由于稀发排卵或无排卵,表现为月经周期不规律、经期时间长及经量增多或减少。
(二)血管舒缩症状:主要表现为潮热和出汗,临床上常见为反复阵发性的面部、颈部和胸部皮肤潮红,继而出汗。每日发作数次,夜间或应激状态易促发。持续1-2年或更久。潮热出汗严重时可影响妇女的工作、生活与睡眠。也可表现为血压波动,主要以收缩压升高为主,且具有明显波动性。
(三)自主神经失调症状:常出现如失眠、耳鸣、眩晕、心悸、头痛等症状。
(四)神经精神症状:常表现为情绪波动大,如激动、易怒、焦虑不安或情绪低落、抑郁等情绪不稳定症状。伴有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
二、远期症状:
(一)泌尿生殖道症状: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排尿困难、夜尿增多、张力性尿失禁;阴道干燥与烧灼感等。
(二)骨质疏松:50岁以上半数以上女性会发生骨质疏松,一般在绝经后5-10年内。
(三)心血管病变:绝经后妇女糖脂代谢异常增加,动脉硬化、冠心病的发病风险增加。
中医如何看待更年期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女子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天癸竭,地道不通”,“男子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八八天癸竭,精少,肾脏衰”。这是男女生长、发育由盛而衰以及生育的论述,从中我们可以得出以下认识:天癸的“至”与“竭”,决定了人一生的盛与衰。天癸实际上就是肾精,在女子,八脉中冲任脉亦不例外,冲任脉主血海与主胞胎,对女子的生长和生殖十分重要。“天癸竭”的年龄段,女子在49岁左右。传统中医则认为人的生育功能与“肾”有关,乃因七七之年,肾气衰竭,阴血亏乏,心肝偏旺,阴阳失衡所致。肾虚、肾阴阳失调是更年期女性的一个基本原因,肾主骨,生髓,腰为肾之府,因此肾虚可见骨质疏松,腰背酸痛,耳鸣等症状。而肾虚又会引起身体其它脏腑的病变,主要是心、肝、脾几个脏腑。
比如肾阴不足,便会表现出心烦、失眠等症状;肝肾同源,肾阴亏虚,不能化生肝血,可见肝肾阴虚,而肝肾阴虚又会引起肝阳上亢,就会出现眩晕,烘热汗出等症状;而肾阳虚,后天脾阳依赖先天肾阳温煦,肾阳虚惫,温脾乏力,则见脾肾阳虚,可以出现腹泻,浮肿等症状。
如何舒服度过更年期
建议这个年龄段的女性,要正确对待围绝经期综合征,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积极参与社会活动;注意仪表,适当修饰打扮,因为良好的仪表、举止、风度会让人信心倍增;调整饮食,减少进食量,多食谷类、动植物蛋白、新鲜蔬果,限制甜食、脂肪及食盐;加强锻炼,但要量力而行,循序渐进;培养一些新的兴趣爱好,比如跳舞、养花、种菜、烹饪、旅游、阅读、听音乐等,阅读、下棋或是其它的脑力运动都是不错的选择。
我院内分泌肾病一科门诊针对更年期患者辨证论治一人一方,采用疏肝理气、健脾祛湿、宁心安神、补益肝肾等方法,平衡阴阳,调和气血,提高机体免疫力,进而调节由于性激素不平衡所导致的内分泌失调状态,助您安稳渡过更年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