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高血压日:科学防治,健康管理很重要
2022年5月17日,是第18个“世界高血压日”,今年的主题是“精准测量、有效控制、健康长寿”。
高血压,是一种全民可防可控的疾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全球30-79岁高血压患者达12.8亿,但知晓率和控制率不容乐观。目前我国城区高血压总体控制率为18%,远低于发达国家。
高血压患者的精准测量、高血压常识普及是高血压防治工作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提高高血压控制率、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措施。
如何测量血压才精准?
目前测量血压以水银血压计为标准。
测量前安静环境休息5-10分钟,坐位或卧位脱去衣袖,肘部与右心房等高(坐位时在第4肋软骨水平,卧位时在腋中线水平);
直立放置血压计,读数归0;
血压计袖带紧贴皮肤缠于上臂,其下缘在肘窝上2-3cm,袖带松紧以能放进1个月手指为宜;
在肘窝触摸肱动脉搏动,听诊器体件放置于肱动脉表面;
向袖带内快速充气,需边充气边听诊,待听诊肱动脉搏动消失,再将水银柱上升20-30mg,以恒定速率缓慢放气,每秒水银柱下降约2 mmHg,听到第一声声响的数值为收缩压,声音消失数值为舒张压;
松开袖,关闭血压计。
需特别注意的是:
1.第一次就诊应测量双臂血压。
2.重复测量应相隔2分钟。如两次测量的读数相差>5 mmHg,应测第三次。
高血压患者,应该如何管理和有效控制?
高血压治疗的主要原则是达标、平稳和综合管理。高血压管理与治疗的最终目的旨在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等并发症的发生率、致残率和死亡率,提高生活质量。
降压目标:
1.对于一般成年高血压病人,建议血压控制目标<140/90mmHg;
2.对于≥65岁老年高血压病人,建议血压控制目标<150/90mmHg,如能够耐受则可降低至140/90mmHg以下。
得了高血压,患者必须知道哪些?
高血压治疗不单纯为降压药物的干预。高血压治疗策略包括:治疗性生活方式干预、药物治疗和多重心血管危险因素综合控制。
生活方式干预是基础,药物治疗是血压控制达标的关键。
生活方式干预是高血压治疗基础,适用于所有高血压病人。目前有明确证据证明有效的非药物干预措施主要包括:控制体重、DASH饮食(dietaryapproaches to stohypertension)、减少钠盐摄入、对无禁忌证者补钾、增加身体活动、对饮酒者减少酒精摄入。
如何预防高血压?
1.提倡多摄入蔬菜、水果和全谷类食品;
2.提倡适量摄入无脂或低脂乳制品、鱼、家禽、豆类、坚果和植物油;
3.限制高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的食物,如肥肉、全脂奶制品和热带油(如椰子、棕榈仁和棕榈油);
4.限制含糖饮料和糖果;
5.低钠饮食;
6.饮食中应富含钾、钙、镁和纤维素。
衡水市中医医院心血管病科是省级中医重点专科,以李萍主任为首的心血管病科团队,在治疗高血压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如果怀疑自己是不是得了高血压,我们帮您明确;如果高血压诊断明确,我们可以帮您评估高血压控制程度,调整用药及非药物治疗方案。此外我们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能为您提供专业的中医诊疗服务,包括辨证中药内服,穴位贴敷治疗、中医熏药治疗、耳尖放血等。让您远离高血压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