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烧烤+啤酒”,这类人要小心...
痛风是一种常见且复杂的关节炎类型,与高尿酸血症有关,常发病于大脚趾、手指关节、腕关节等部位,且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痛风患者经常会在夜晚出现突然性的关节疼,关节部位出现严重的疼痛、水肿、红肿和炎症。
夏季痛风高发与这些有关
1.饮酒
夏天的冰镇啤酒特别受欢迎,但酒精进入到身体后会代谢产生乳酸,会抑制尿酸的排出,从而容易诱发痛风。除了啤酒,白酒、黄酒也要少喝。研究显示,每天饮用2厅以上的啤酒会增加痛风的发病风险。
2.高嘌呤饮食
酒喝得畅快,就少不了肉,但这样一来,风险就更高了。海鲜中的一些鱼类,比如:沙丁鱼、凤尾鱼等;还有扇贝、虾类;动物的内脏,如猪肝、鸭肠、鸡心等都是属于高嘌呤食物。摄入过多会使高尿酸血症者引发痛风。另外,菌菇类、海带、菠菜、笋、豆类、花生都属于中嘌呤食物。不过相对而言,植物性嘌呤的吸收率较低,因而像豆类、菌菇类等可以少量食用,但在痛风的急性发作期时最好不要食用。
3.果汁、饮料
夏日喝点冰镇饮品简直是爽歪歪,但是市场上售卖的各种饮料和果汁含有大量的果糖,而果糖在进入人体后,会加速合成嘌呤,尿酸的生成量也会增多。因此,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患者都不建议喝这些,如蜂蜜、甘蔗等富含果糖的食物也要少吃。
4.吹空调
空调是夏季必备“降温神器”,但是尿酸盐在温度低的环境中更容易析出晶体,在关节周围沉积,导致关节炎的发作。因此,痛风患者在夏季要少吹空调,或开空调时温度不宜过低,夜间开空调时要注意保暖,避免直接对着空调冷风吹。
5.出汗多、喝水少
夏季出汗较多,大量的汗液被蒸发后,人体没有及时补充水分,就容易引起血液浓缩,使血尿酸升高另外还会使得尿量较其他季节减少,尿酸排泄不足,从而引发痛风。
6.不运动
夏季一动就出汗,所以很多人选择在空调房中待着,运动量大幅减少。但是,对于痛风患者而言,适度的有氧运动,可以帮助控制与痛风相关的尿酸、血糖、血脂等问题。但剧烈运动则并不合适,因为这些运动可能导致体内乳酸产生增加,抑制尿酸的排泄,引起痛风发作。
痛风,预防更重要
1.限制每天总热量的摄入,控制食物中的嘌呤摄入,少喝含糖饮料、果汁、酒精饮料等;少吃动物内脏、海产品和鸡鸭鱼肉等。2.多吃新鲜蔬菜、鸡蛋以及低脂或脱脂牛奶,适量吃一些豆制品;适当吃一些富含钾和维生素C的水果,如针叶樱桃,针叶樱桃中含有丰富的花青素、花色素及维生素E等,可促进血液循环,有助尿酸的排泄,预防痛风发作。3.夏季大量出汗,建议多喝水,补充身体所需的水分,心肺功能允许情况下每天饮水量约2000ml为宜,白开水、淡茶水、无糖苏打水等都是很好的选择,促进尿酸的排泄。4.多运动,通过运动控制体重,可以降低血尿酸;建议痛风患者每天可进行30分钟以上有氧运动,如:游泳、骑单车、打太极、瑜伽等,但痛风发作时应停止任何体育锻炼。5.夏季应尽量少吹空调,避免关节直接暴露在低温环境中,同时注意空调温度不要过低,26-27℃即可,不要对着空调直吹。6.痛风反复发作者,坚持服药降尿酸治疗,才能更好避免痛风发作。
衡水市中医医院内分泌肾病一科长期以来对于痛风及高尿酸血症的治疗有独特的疗效,科室主任曹清慧中西医结合主任医师师从多位首都名医,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内外法同用疗法。同时结合现代疗法苯溴马隆、非不司他、别嘌醇降尿酸,秋水仙碱、非甾体类药物、激素等缓解痛风急性期症状治疗的同时,辨证论治运用清热除湿、活血通络等中药汤剂疗法,配合穴位贴敷、刮痧等治疗,使痛风缓解的更快,更有效的降低尿酸,预防痛风的反复发作,使不良反应更少,得到了广大患者的一致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