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艾者福、善艾者寿”,防病治病,让健康充满“艾”
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记载了,“知艾者福,善艾者寿”。可见艾灸疗法对保健益寿有很大的作用,同样在临床上艾灸疗法对很多疾病有很好的疗效。艾灸疗法是用点燃的艾条、艾炷或其他药条来刺激人体的特定穴位,达到治病养生目的的一种方法。通过刺激人体的穴位经络,激发经气,助全身气血流通,让人体的肌骨筋肉都受温养,达到温通经络、温经散寒、化瘀散结、抗病祛邪、保健养生的目的,灸法包括温针灸、雷火灸、督灸及隔姜(或药物)灸等。
我们除了可以居家使用艾条灸,温灸器灸养生保健,还可以采用更专业的艾灸疗法治疗多种疾病,衡水市中医医院针灸一科辨证论治,因病制宜开展多种艾灸疗法:温针灸指在把针灸针刺入穴位里以后,把小段的艾条点燃,插在针灸针的尾部,以便同时进行针刺和艾灸两种方法。其功效主要是结合了针刺与艾灸的双重功效,具有通络、止痛、温阳、行气的功效,临床的作用如下:1.虚寒类疾病,比如脾胃虚寒导致的胃寒胃疼、食谷不化、消化不良、呃逆等。2.疼痛类疾病,比如膝关节疼痛,肩关节疼痛以及老寒腿等。3.血瘀类疾病,比如血瘀引起的肌肤疼痛,类似于神经痛的问题,也可以在辨证的基础上使用温针灸。
督脉灸,又称长蛇灸、铺灸,是一种传统的灸疗方法。督脉灸操作时在大椎至腰俞的督脉段铺一层厚厚的姜,上覆艾绒,点燃艾绒,使艾燃烧的热量透过姜传至督脉。督脉总督一身阳经,故称为“阳脉之海”;生姜具有辛温之性,可起到温通气血、经络的作用;艾绒亦可温经通络。督脉灸综合了督脉、生姜、艾绒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优势从而达到振奋阳气,祛除风寒湿邪气的效果。慢性颈、肩、腰、腿痛、下肢发凉,常年易感冒着,慢性肾炎,慢性胃肠病(胃病,结肠炎)、过敏者、呼吸道疾病如支气管炎、喘息型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平常虚弱多病而阳虚偏寒体质等。
雷火灸是在普通艾灸中加入了中药成分,如硫磺、麝香等等,加用这些中药成分可以更好发挥艾灸的温热作用,同时也可以发挥这些中药的外用作用。颈椎病、风湿病、肩周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症等疾病。根据不同的病情,选择不同的部位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