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骨关节养护好时机,要点快掌握
在我国有2.3亿患者饱受骨病的折磨,近8000万骨病患者长期与拐杖和轮椅为伴。由于对骨病认识不足,治疗不及时,每年新增患者达200万人。尤其是在农村,由于过度劳累、健康意识薄弱等因素,导致骨病患者农村比城市更多,严重影响着民众的生活质量。
什么是骨关节病骨关节炎:简称OA,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关节软骨完整性受损而引起的有关症状和体征的疾病,从关节软骨起病,影响整个关节结构,包括软骨下骨、韧带、滑膜、关节囊及关节外肌肉,最终因关节软骨部分或全部丧失而导致关节畸形和功能丧失的一种疾病。我们一般所说的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骨质增生(即骨刺)、腰腿疼痛等,都属于骨关节炎范畴。该病可影响整个关节,导致肌肉疼痛和行动不便。春季的气候特点和对骨关节的影响冬春交替时节,气温变化大。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骨性关节炎、陈旧性软组织损伤等关节问题也会受到环境的变化而出现反反复复发作的情况,所以对于罹患各种退行性骨关节炎的中老年人群,在春季养护关节就成为了重中之重的事情。1.春天早晚气温偏低,肌肉和皮下组织血液流动较差,持续受凉和温度反差,可导致肌肉和血管收缩,从而引起关节疼痛。2.春季多风,“风为百病之长,且善行而数变”。风寒湿邪更容易侵袭关节,从而引起一些陈旧性软组织损伤和慢性关节炎的症状反复,关节部位的红肿热痛现象就会经常出现,受风会对关节产生影响,加上致病有游走窜行的特点,可能出现全身性的关节疼痛、活动受限。3.春天也是运动损伤的高发季节。由于人体肌肉“潜伏”了一冬,多数相对比较松弛,关节黏滞性较强,韧带偏僵硬,中枢神经协调性也较差,身体各项功能都处于运动“低潮期”。如果突然剧烈运动或运动不当,身体很容易发生损伤。春天是养护关节的好时机尽管春天的气候特点会导致骨关节病高发或加重,但这也是一个养护关节的好时机。由于阳气生发,适度锻炼、郊游,可促进关节血液循环,让关节更健康。1.防寒保暖,科学春捂:尤其对于手、足等容易遭受冷空气袭击的部位。睡眠时被子应盖得稍厚一点,以不出汗为宜,必要时可采用设备取暖。关节处要注意保暖,局部可以用护膝、护腕、长袜或手套等。2.科学运动、注意保养:建议多做温和、持久的运动,如乒乓球、广场舞等,尤其是快走和慢跑等运动。运动前,做5~15分钟的伸展运动,可增加身体的柔韧性和协调性,扩大关节活动范围,避免扭伤等。运动后,不要骤然停止,或马上洗澡、猛喝水等,以免打断肌肉的收缩节律,影响血液循环。3.合理饮食:尤其要保证钙的摄入量。适宜多吃蛋类、牛奶、豆制品、蔬菜和水果,必要时可补充钙片和硫酸氨基葡萄糖。同时,要适度补充维生素D。少吃高嘌呤食物,如动物内脏、海水鱼、虾、蟹和肉类.“养护关节”越早越好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各器官开始缓慢走向老化,关节软骨也由于代谢异常、磨损、老化等原因而或多或少产生退行性病变。人体的关节就好比一个不停运转的机器轴承。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出现老化也可以说是一种正常的现象,关键是如何延长关节的使用寿命。因此,合理养护关节、延长关节的使用寿命就变得十分重要,好多老年人关节由于自身不重视,没能得到及时治疗而致残和变形,不能自由行走、自主生活是最残酷的,所以在此呼吁中老年人保护关节,从保护软骨开始,一定要重视自身的症状反馈,早诊断,早治疗。科学饮食起居建议动:避免关节剧烈活动和过度负重,防止关节承受不恰当的重力和暴力,以减少关节的反复损伤。坐:尽量不久坐,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中间多起身活动。睡:颈椎骨关节炎病人应避免长期伏案、仰头或转颈,睡眠时应用高度适当和符合颈椎曲度的枕头。腰椎受累者可睡硬板床。穿:穿合适的鞋子,穿戴护膝,对保护膝、髋等关节十分有益。注意保暖防潮,避免关节受寒冷潮湿刺激。食:控制饮食,减轻体重;多食富有钙和胶原蛋白质的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