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防治宣传周】癌症都是治死的?别再信谣言了!
癌症,目前已成为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很多人都把它当成“死亡”代名词,可谓谈癌色变。关于癌症的防治,谣言总比真相多,看似轻描淡写几句话,但如果信了,有可能耽误了治疗时机。4月15日-21日是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肿瘤二科医生将为您盘点这些不攻自破的“癌症谣言”告诉您真相只有一个!
谣言一:癌症都是治死的
【真相】首先癌症的分期决定了预后,分期越早,治疗效果越好,反之分期越晚,治疗效果越差,很多癌症患者,发现已经是晚期,癌症广泛转移,即便做了化疗等治疗,可能生存期也超不过一年。而相对于晚期癌症而言,大多数早期癌症,比如早期肺癌、胃癌、食管癌、肠癌、乳腺癌等,手术即可根治,患者的生存期也可以达到5年以上。所以,癌症发现越早,治疗效果越好,患者承受的痛苦越少。除了癌症分期之外,患者的体质也是关键因素,有些癌症患者,合并了一种或多种基础疾病,营养状态和免疫力都很差,对于这样的患者,预后也很差。很多合并基础疾病的癌症患者,本身不是因为癌症死的,可能是因为其他的基础疾病死的。如果是这些情况,把癌症患者的死亡归结于治死的,显然是不正确的。
谣言二:癌症会传染
【真相】:癌症在人与人之间传播的唯一途径是器官或组织移植。从过去患过癌症的捐赠者那里获得器官或组织的人,未来患与移植有关的癌症的风险可能会增加。然而,这种风险非常低-大约每10000例器官移植中有2例患癌。医生通常避免使用有癌症病史的捐赠者的器官或组织。在某些情况下,癌症可能是由某些病毒(如人类乳头瘤病毒或HPV)和细菌(如幽门螺杆菌)引起的。虽然病毒或细菌可以在人与人之间传播,但它们导致的癌症无法在人与人之间传播。
谣言三:加强营养会让肿瘤生长的更快
【真相】:没有证据表明,吃的越好、吃的越多肿瘤就长得越快。恰好相反,如果我们摄入的营养不够,会导致体重持续下降、免疫力降低、放疗及化疗等一些治疗的耐受性降低、副作用增加,这时候肿瘤才会趁虚而入。此时,合理地进行营养补充可以有助于提高身体免疫力,减轻肿瘤治疗对身体的损害。这样不仅可以提供身体所需的营养素,同时还能通过调节免疫功能和抗氧化作用等影响肿瘤的生长。
谣言四:恶性肿瘤穿刺是捅马蜂窝,千万不能做
【真相】:穿刺活检能够帮助医生判断瘤子的性质,对于医生决定采用何种治疗方式非常重要,也是化疗、放疗等开展前必须要有的诊断依据。目前,直接穿刺进肿瘤后再拔出体外的做法逐渐被淘汰。现在的穿刺针设计得就像圆珠笔一样,用笔芯取到肿瘤组织,然后缩回到笔筒里,一同退出体外,有效避免了恶性细胞的外漏。即使通过穿刺针带出来极少量肿瘤细胞,也会随时被自身免疫系统消灭,从而阻止肿瘤的形成。因此,从理论上说,现在穿刺技术不会导致肿瘤转移的情况发生。希望大家不要“避重就轻”,因恐惧转移拒绝穿刺活检,而是应该积极配合医生检查,明确病理及分期,尽早得到规范治疗。
谣言五:酸性体质易患癌
真相:癌症是可治的,甚至部分癌症是可以治愈的。
【真相】:身体是一个非常精密的整体,会通过一系列机制去维持机体内稳态,从而保证机体细胞可以正常工作。不管是吃酸性还是碱性食物,首先进入胃,接受胃酸的洗礼,然后再进入肠道,消化液对其进行消化分解吸收,最后的“下场”都会成为食物残渣从肠道排出体外。饮食是没有办法改变血液酸碱性的,所以不存在酸性体质易患癌。癌症的发生是人全生命周期相关危险因素累积的过程。癌症防控不只是中老年人的事情,要尽早关注癌症预防,从小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接触烟草、酒精等致癌因素,降低癌症的发生风险。只要相信科学和正规医疗,做好心理准备,累积相关的健康知识,更多的人就会远离癌症的困扰。综合施策,科学防癌,早筛早诊,受益你我。因此,癌症防治事关每个人的健康,让我们行动起来,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