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肠”计议】大便出现3种颜色,须警惕!
发布时间2024年04月28日本文出处:本站原创
便血一般分为三种形态:大便带血,或全为血便,颜色呈鲜红、暗红或柏油样,那么什么情况会出现这三种形态?
1.柏油样便多是上消化道出血
主要出现在上消化道-胃与十二指肠附近。之所以将其称为“柏油样便”,是因为上消化道或小肠出血后在肠内停留时间较长,红细胞被破坏,血红蛋白在肠道内与硫化物结合形成硫化亚铁,使得粪便呈黑色。
2.脓血便多见于肠道肿瘤及炎症
暗色便即为脓血便,指的是排出的粪便中既有脓液,也有血液,血液外观较为稀薄,有时含有大量黏液,暗色便或含有粘液的血便,往往见于肠道内肿瘤及炎症,如:持续排便困难、里急后重、排便习惯改变、血便,多考虑直肠癌;腹痛、便血、体重减轻、里急后重等,多考虑溃疡性结肠炎;腹泻、腹痛、暗色便,味臭,带有泡沫等,多考虑肠息肉。
3.鲜血便多见于肛管直肠
鲜血便多是由于急性出血,血液流出血管后很短时间经肛门随粪便排出,如:喷血或点滴状出血、无明显疼痛,多考虑痔疮;点滴状出血或纸上带血、便时撕裂样疼痛,多考虑肛裂等。
需要注意的是,大便颜色异常属于身体发出的报警信号,具体疾病的症状表现略有不同,仅仅通过症状或经验判断都是不对的。总之,不管什么原因引起便血,特别是持续超过一周的便血都应引起注意,即使是痔疮,长期出血也会导致贫血,严重的甚至出现面色苍白、倦怠乏力、心率加快、心悸等严重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