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衡水市中医医院>>健康科普 >> 健康保健

【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科学防癌:提前掌握6点,更好综合施策

发布时间2024年04月14日本文出处:本站原创

2024415-21日是第30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今年宣传周主题是综合施策,科学防癌。旨在按照《健康中国行动——癌症防治行动实施方案(20232030年)》相关要求,扩大癌症防控科普宣传,倡导每个人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普及抗癌健康知识,全面提升全社会癌症防控意识,动员全社会支持和参与癌症防治工作,营造全民防癌抗癌的良好氛围;坚持预防为主,关口前移,聚焦健康全过程,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控制癌症风险因素,主动参加防癌体检;加强医防融合,创新防治结合工作模式,完善从癌症预防、高危人群筛查到早期诊断、规范化治疗以及康复服务的一体化防治体系,有效遏制癌症危害,筑牢人民群众健康防线。

一、癌症是一种慢性病,可防可治

癌症的发生是一个长期、慢性、多阶段的过程。从正常细胞演变为癌细胞,再形成危及人体健康的肿瘤,通常需要102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三分之一的癌症完全可以预防;三分之一的癌症可以通过早期发现得到根治;三分之一的癌症可以运用现有的医疗措施延长生命、减轻痛苦、改善生活质量。

国际先进经验表明,采取积极预防(如健康教育、控烟限酒、早期筛查等)和规范治疗等措施,对于降低癌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具有显著效果。

二、癌症不会传染,但是某些致癌微生物具有传染性

癌症本身不会直接传染,但有些导致癌症的微生物则有传染性,经常与其接触的人就有被传染的可能性。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指出了11/类对人类可以致癌的传染性病原体,包括一种细菌,七种病毒和三种大寄生虫。每一个传染源至少引起一种癌症甚至几种癌症。

1.细菌:幽门螺杆菌(HP)。

2.七种病毒:人乳头瘤病毒(HPV),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EB病毒(EBV),卡波济肉瘤相关疱疹病毒(KSHV),人T细胞嗜淋巴细胞病毒-1型(HTLV-1)和艾滋病病毒(HIV)。

3.三种寄生虫:埃及血吸虫,麝后睾吸虫和华支睾吸虫。

三、早诊早治是提高癌症生存率的关键

1.癌症的治疗效果和生存时间与癌症发现的早晚密切相关,发现越早,治疗效果越好,生存时间越长。

2.关注身体出现的癌症危险信号,出现以下症状应及时到医院进行诊治。

身体浅表部位出现的异常肿块。

体表黑痣和疣等在短期内色泽加深或迅速增大。

身体出现的异常感觉:哽咽感、疼痛等。

皮肤或粘膜经久不愈的溃疡。

持续性消化不良和食欲减退。

大便习惯及性状改变或带血。

持久性声音嘶哑,干咳,痰中带血。

听力异常,鼻血,头痛。

阴道异常出血,特别是接触性出血。

无痛性血尿,排尿不畅。

不明原因的发热、乏力、进行性体重减轻。

四、发现癌症,要选择正规医院接受规范化治疗

癌症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两大类,非手术治疗包括放射治疗、化学治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内分泌治疗、中医治疗等。癌症患者应到正规医院进行规范化治疗,不要轻信偏方或虚假广告,以免贻误治疗时机。

五、癌症康复治疗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时间和生活质量

癌痛是患者最常见、最主要的症状。我们要在医生帮助下通过科学的止痛方法积极处理疼痛,无需忍受痛苦。要正视癌症,积极调整身体免疫力,保持良好身心状态,达到病情长期稳定,与癌症和平共处,争取高品质、有尊严的生活!

相对于现代医学的三级预防机制,中医治疗在癌症患者的防治方面有着与现代医学相辅相成,并且不可被现代医学取代的独特优势:

中医治未病的观念,有着丰富的思想内涵,从基于顺应自身生理与生活环境、自然环境的变化的天人相应、合一观念的预防,到根据不同季节地域、不同体质、不同症状、不同家庭情况的个性化治疗,对于癌症防治的每一个环节都有着行之有效而且非常重要的作用。

六、防癌习惯要养成

1.戒烟!戒烟!戒烟!

烟草使用是最为重要的致癌危险因素,造成约22%的癌症患者死亡。烟草烟雾中含有大量的致癌物质。吸烟时间越早、吸烟量越多,风险就越大。吸烟者应尽早戒烟,不吸烟者也要注意不要吸入二手烟、三手烟。

2.多果蔬,不饮酒

对于不吸烟人群,最重要的癌症可改变影响因素是体重、饮食和运动。据统计,美国20%的癌症病例与肥胖、缺乏身体活动、饮食习惯不佳、过度饮酒有关。平时饮食上要注意多吃新鲜蔬菜、水果,适量吃坚果,不吃霉变食物,不吃或少吃腌制及熏烤食物。不饮酒最好,如饮酒,应限量,切忌酗酒。

3.多运动,控体重

管住嘴、迈开腿是控制体重的两个重要方法。规律的身体活动不仅帮助我们维持健康体重,降低患癌风险,同时还能降低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体育锻炼不仅可以降低乳腺癌、结肠癌等恶性肿瘤及多种慢性疾病的发病率,还能使肿瘤患者的死亡风险下降20%左右。

4.推荐母乳喂养

母乳喂养对婴儿和母亲都有利。研究表明,母乳喂养可以降低乳腺癌的发病率,以及婴儿长大成人后出现超重或肥胖的风险。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建议,母亲尽可能在婴儿出生后的前6个月完全用母乳喂养,之后可以在宝宝的饮食中添加适龄食物作为补充。

5.不依赖保健品

通过保健品补充营养素,对少部分特定患病人群有积极作用。某些情况下,健康人过多补充营养素可能产生副作用,例如硒可增加非黑色素瘤皮肤癌的发病风险,维生素E可增加前列腺癌的发病风险。而且,单一的营养素补充可能造成其他营养素缺乏。

6.别忽视情绪的影响

心理因素也是影响癌症发生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多愁善感、谨小慎微、情绪抑郁,如不善于自我开解就会带来负面影响。让自己保持乐观、开朗、平和的心态也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