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面对面丨高桂君:孩子生病有前兆,7方面多观察
人吃五谷杂粮难免有三病两痛,小宝宝自然也不例外。虽然年幼的宝宝往往无法清楚表达自己的不适,但宝宝生病前通常有各种“信号”,如果细心的父母能及时发现这些“信号”,宝宝的病就能早发现早治疗。
今天,我们跟随衡水市中医医院儿科主任高桂君了解一下宝宝生病前的征兆。
衡水市中医医院儿科主任高桂君讲到,以下七种情况尤其特别需要家长留意:
1.精神状态差:精神状态的变化往往是反映孩子健康状况的晴雨表。健康的孩子在需求得到满足后,精神饱满、两眼有神、不哭不闹,但生病的孩子往往会出现情绪异常。比如,平日活泼好动的孩子突然变得萎靡不振,或平日安安静静的孩子突然烦躁不安,而且特别怕冷,总想睡觉,眼睛发红,这可能是发热的前兆,有以上情况需要及时去看医生,还要给孩子多喂水,多休息,防止着凉。
2.眼皮的变化:宝宝生病早期,特别是宝宝发烧之际,常常是眼皮先变双了。如果宝宝平时是单眼皮或“双得不明显”,忽然变成双眼皮了,家长就要留心。
3.莫名持续哭闹:当孩子还小,无法表达不适时,常用哭闹来发泄情绪。所以,当孩子莫名地出现哭闹不止的情况时,父母就要提高警惕了。孩子身体的任何地方感到不适,比如瘙痒、头疼、腹胀等,都可能通过哭闹来表达。如果孩子莫名地哭闹,父母应给孩子做一个简单的全身检查,看看孩子哪里不舒服,也可以测测体温,看看是否发烧。
4.大便干结难下:正常情况下,孩子每天大便一次,质地正常,不干硬,不溏稀;大便不费时、不费力。有的孩子大便时干结难下,小脸憋得通红,甚至出现肛裂、肛门疼痛、大便带血,有的孩子两三天大便一次。如果出现这些情况,说明孩子的内火已经很大了,这时应该及时服用一些清内火的药。
5.睡觉易醒、不安:睡眠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因为孩子积食以后会对睡眠质量产生影响。孩子晚上睡觉爱趴着睡、翻来覆去睡不着、容易惊醒、不安,这些都是积食的表现。如果睡到半夜会醒或大哭,也许受到惊吓或者鼻子鼻子不通畅。
6.食欲明显减少:健康的孩子能按时进食,食量也比较稳定。如果孩子平时吃饭比较正常,突然不爱吃饭,或者饭量明显减少或增加,则有可能是患病的前兆,比如胃炎、急慢性肠炎等都可能引起食欲不振。如果伴有流口水可能有疱疹性咽炎,应及时医院就诊查明原因。
7.嘴里有口气:健康的孩子口气清新,舌头粉嫩清透,舌苔薄白。如果孩子的口气中有酸腐味,舌苔白而厚,嘴唇发红, 眼屎多,不思饮食,一般是体内有未消化的食物,出现内热,引起了积食。积食的原因基本是因为某一次或某段时间吃太多造成的。如果孩子长期积食,不愿吃东西,摄入营养不够,会导致营养不良,影响生长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