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适宜技术】衡水市中医医院引进中医适宜新技术--脐灸
▲培训现场
什么是脐灸:
脐灸,是中医的一种疗法(隔物灸),即在肚脐上隔面碗、药物灸,利用肚脐皮肤薄、敏感度高、吸收快的特点,借助艾火的纯阳热力,透入肌肤,刺激组织,以调和气血,疏通经络,从而达到防病健体的目的。脐灸疗法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经辨证、组方后,将脐灸药粉填满脐部(即神阙穴),以标准规格的面团为隔灸之物,上置艾塔(为艾绒所制)进行熏灸。脐灸集穴位、药物药性、灸法三者功效于一体,药效不经肝脏代谢,可减少毒副反应,安全性高。
脐疗的理论基础:
祖国传统医学认为中医内外治法有异曲同工之效,在中医整体观及辨证论治思想的指导下,以脏腑气血阴阳、五行相生相克、经络八纲辨证、气血流注规律、穴位分布等基础理论为治则发挥功效。脐灸疗法是一种中医外治法,基本原理为选取神阙穴为治病要穴并在脐部放置面团,将药粉通过面团底座孔径填纳至脐部,使脐部处于一个完全密封的状态,皮肤内汗腺分泌的湿气与药物产生水合作用,外部艾灸产生的热力可使脐部快速产生局部蒸汽压,使药物浓度增加,形成高浓度梯度,继而产生较大的透皮压,使药物及药性被透皮吸收,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脐下为元气所聚之处:脐又名“神阙”,张景岳《类经附翼》云:“人之初生,生由脐带,脐接丹田,是为气海,即命门也......夫生之门即死之户,所以人之盛衰安危皆系于此者,以其为生气之源,而气强则强,气衰而病,此虽至阴之地,而实元阳之宅。
调节元气是脐疗取得疗效的关键:脐部是我们人体相当薄弱的屏障,非常有益于局部给药吸收。我们利用“药物填脐法”对脐部进行药物、艾热刺激,激发元气,使元气和达,气机通利,脏腑功能正常,从而调节机体“自愈力”。正如《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云:“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
脐灸的功效:
1.健脾和胃,生清降浊:脐疗可增强脾胃机能,使清阳得升,浊阴下降,以健脾止泻,和胃降逆。常用于消化系统的胃痛、便秘、腹泻及慢性结肠炎等。
2.通调三焦,利水消肿:脐疗能激发三焦的气化功能,使气机畅通、经络隧道疏通,能促进代谢,缩减脂肪。用治小便不利、腹水、水肿、肥胖等。
3.调理冲任,温补下元:冲为血海,任主胞胎,冲任督带与生殖及妇人的经带、胎、产息息相关,故药物温脐可以调理冲任,理气养血,固经安胎。临床用于妇女月经不调、痛经、带下、崩漏、不孕及黄褐斑、面色萎暗等证。
4.通经活络,行气止痛:脐通百脉,温热药贴脐后,能够通经活络,理气和血,达到"通则不痛"。适用于肠麻痹、痹症,手足麻木及诸酸痛证。
5.敛汗固表,涩精补虚:脐疗能收敛人体的精、气、神、津,调节脏腑阴阳平衡,调整体质,使气血调畅,营卫通利,帮助入睡。临床常用于治疗自汗、盗汗、带下、久泄、梦遗、滑精、惊悸、失眠等。
6.防病驻颜,养生延年:脐为先天之命蒂,后天之气舍,是强壮保健的要穴。脐疗可增强人体抗病能力,有活化细胞、润肤驻颜、紧致肌肤的作用。具有补脾肾,益精气,抗老驻颜之功。用于虚劳诸疾,神经衰弱和预防保健,回春延年。
在临床上,脐灸广泛应用,适用于内科病:消化系统疾病(如便秘、腹胀、泄泻、慢性胃肠炎、胃寒、胃肠功能紊乱等)、失眠、焦虑、抑郁、心悸等。妇科病:痛经、闭经、月经不调、不孕症、盆腔炎、经断前后诸症、更年期综合征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