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面对面丨杜春海:喝酒仅仅是致癌吗?
春分已过,天气逐渐回暖,乍暖还寒时候,三杯两盏淡酒,怎敌“烧烤配啤酒”。俗话说:“小酌怡情,大酌伤身”,是不是酒也分“三教九流”?有的致癌,有的养生呢?
本期名医面对面,我们请到了衡水市中医医院肿瘤二科主任杜春海为大家答疑解惑。事实上,酒精本身并不是致癌物,不会引起基因突变。真正危险的是它在体内代谢的产物——乙醛。乙醛是明确致癌物,因为它能直接结合DNA,诱发基因突变。世界卫生组织把乙醛列为Ⅰ类致癌物。当然癌症发生与喝酒人的体质及喝酒量有关。2018年年初,顶尖科学杂志《自然》刊登的一篇论文中提到,28%-45%的东亚人群携带乙醛脱氢酶(ALDH2)基因缺陷的人,这种基因缺陷导致这类人特别容易受到酒精和乙醛的伤害,因此中国人喝酒患癌风险比白人更高。临床研究发现,饮酒每增加10克/天,上呼吸道(口腔、咽、喉)、消化道(食道、结直肠、肝)癌症患者的继发性恶性肿瘤风险就会增加9%;绝经前女性乳腺癌风险可增加5%。中重度饮酒者患癌风险较高,但对于某些癌症而言,少量饮酒也可增加患癌风险,例如,每天饮酒≤1杯就可增加食管鳞癌、口咽癌、乳腺癌风险。3.少量饮酒或者红酒对身体有好处,不仅无害,还能软化血管?世界顶级的医学期刊The Lancet(柳叶刀),在2016年曾做了一项饮酒者研究,最后他们得出的结论是,“安全饮酒剂量是0”,也就是最安全的方式就是,一滴酒也不喝!也就是说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一滴酒是有利健康的!文中指出,少量饮酒可能会对Ⅱ型糖尿病和缺血性心脏病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但即使是适量饮酒,酒精对健康造成的整体危害也超过了这些益处。现在我们无法完全否定少量饮酒的可能益处,但在做出决定时,证据确凿的致癌风险是更应该着重考虑的一方。另外,红酒有益健康的理论,基本都建立在其含有白藜芦醇、花青素、单宁等抗氧化剂成分的基础上,但其实简单算算就知道,这些物质在葡萄酒里含量低得可怜,除非每天喝几桶红酒,不然根本不可能有任何的神奇效果。更可怕的是,酒精对于人体的损伤是蓄积的,少量常年饮酒即使短时间内没有明显伤害,但是长时间的积累会导致严重的损伤。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酒精导致的脑损伤!而且饮酒是全球第七大致死因素。研究证实,停止饮酒后,上呼吸消化道癌症风险可降低,而且可降至非饮酒者癌症风险水平。因此,杜春海主任提醒大家:戒酒什么时候都不晚,对身体健康有好处。亡羊补牢,为时不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