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衡水市中医医院>>健康科普 >> 健康保健

【节气养生视频】调脾胃、养肝肾,清明养生正当时

发布时间2024年04月04日本文出处:本站原创
清明介于春分和谷雨之间,正值仲春与暮春之交,降雨增多,大地渐暖,清气上升,万物复苏。那么,清明节应该怎样科学养生呢?

调养脾胃避湿邪


“清明时节雨纷纷”,由于降水增多,湿气较重,多雨多湿易伤脾胃而导致脘腹胀满、不欲饮食等病症。脾胃有运化水湿的作用,所以当调养脾胃。



调理脾胃宜食补,可选择山药、冬瓜、薏苡仁、南瓜小米粥等健脾利湿之品,避免进食过于寒凉或辛辣刺激及油腻的食品。


五脏中脾主肌肉,坚持合理运动如慢跑、跳绳、爬山等,可以加快体内气血运行及水液代谢。


阴雨天气则应注意防潮避湿,保持衣被干爽。出门需备好雨具,不冒雨涉水,切勿久处湿地,以免感受湿邪而引发肩颈痛、关节疼痛。



巧灸穴位防虚寒


清明之时,人体肌肤腠理舒展,五脏六腑因内外清气而润濡。此时艾灸神阙、关元、气海、涌泉可以预防很多虚寒性疾病。



神阙穴


神阙穴具有培元固本、回阳救脱、和胃理肠之功效。


清明穴位

关元穴


关元穴具有温肾固精、补气回阳、通纳冲任之功效。


清明穴位
图片
气海穴


气海穴主治虚脱,具有强壮作用。常灸此穴具有培补元气、益肾固精的作用。


清明穴位

涌泉穴


涌泉穴具有滋阴降火、清利泄热、祛风解痉、开窍醒神、通经活络之功效。



养肝护肾正当时


清明节气,随着阳气升发,人体阳气多充斥于体表,内脏气血相对不足。在五脏中肝属木,主藏血,五行中的木有升发的特点,肾属水,肝的升发需要肾水的协助与滋养,所谓“肝肾同源”,肝木赖肾水以涵之。
由此应重在养肝护肾,顺应天地自然的变化夜卧早起,要养成在晚上11点之前入睡的习惯,以滋养肝血,避免熬夜、劳累。


每日临睡前,用温水泡脚,足底涌泉穴可以直通肾经,为浊气下降的部位,经常按摩涌泉穴可益精补肾强身健体,并能舒肝明目,促进睡眠。
在饮食上,可以多吃黑芝麻、黑豆等补益肝肾之品。



怡情养性畅气机


立春之后,人体内的肝气随着春日渐深而愈盛,在清明之际达到最旺。如果肝气过旺,气机不畅则易出现失眠头痛、眩晕等不适,引发高血压、脑血管意外等疾病。此时,精神调养尤为重要。

当有较大的精神压力时应设法释放,向家人朋友倾吐或参加轻松愉快的活动,如唱歌、钓鱼、放风筝来丰富业余生活;在阳光明媚时,还可与朋友一起郊游踏青陶冶性情,也可以选择太极拳、八段锦等养生功锻炼以修养身心。切忌遇事忧愁焦虑、悲伤恼怒。如在此季节发现劳累或悲伤过后头晕头痛、眩晕乏力或血压过高等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