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讲“糖”】春季痛风高发,如何远离“刻骨之痛”
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随着春天的到来,大地回暖,草木萌发,万象更新,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但是对于痛风患者来说,却并非如此。春季天气变化无常,寒冷和潮湿模式的不断交替,说变就变,如果手脚未充分保暖,极易受寒,是导致痛风发作的主要诱因。同时春季多风,水分蒸发较快会带走大量热量,局部皮肤温度可能进一步降低。若此时饮食不注意,导致体内尿酸升高,因关节局部受寒,尿酸在局部沉积加快、程度加重,从而诱发痛风发作。
痛风的发作与高尿酸血症有密切关系,那么高尿酸血症除了会引起痛风性关节炎还有哪些危害呢?1.肾脏损害:痛风患者肾脏病理检查几乎均有损害,临床上大约1/3患者出现肾脏症状,可见于痛风病程的任何时期。人体每天的尿酸有2/3是由肾脏排泄的,尿酸含量增高,就会加重肾脏的负担,最终导致不可逆转的肾功能损害、肾功能衰竭。2.痛风石:是人体内因血尿酸过度升高,超过其饱和度而形成白色晶体。析出的晶体沉积在组织中形成痛风石,除中枢神经系统外,几乎所有组织中均可形成痛风石。痛风石最常见于耳轮,亦可见于第一跖趾关节、手指、腕、肘及膝关节等处,少数可沉积在鼻软骨、舌、声带、眼睑、主动脉、心瓣膜和心肌。3.高脂血症:痛风患者易饮酒、暴饮暴食,喜好高脂、高热量食物,且多为肥胖体质,因此体内中性脂肪含量增高,胆固醇升高,与动脉硬化密切相关。4.糖尿病:血尿酸升高会刺激胰腺β细胞,从而损伤胰腺β细胞,诱发或加重糖尿病。5.肥胖症:肥胖使尿酸合成亢进,造成高尿酸血症;另一方面阻碍尿酸的排泄,引起痛风,合并高血脂症、糖尿病、脂肪肝等。痛风患者的饮食要定时定量,避免或尽量少吃嘌呤含量较高的食物,也不要吃得过饱,以免体重超重或超胖。此外,富含果糖的饮料和水果,也要严格限制摄入,可多吃些碱性食物,如新鲜蔬菜、牛奶、酸奶、蛋清等。要科学饮水养成按时喝水的习惯,不要等到明显口渴时才想到喝水。尿酸是通过肾脏排出,但是必须要借助充足的尿量才能完成,所以为了促进尿酸排泄,痛风患者要保证每天做够的饮水量(根据每个人的心肾功能等健康状况因人而异)。同时不建议饮酒。早睡早起保证每天有充足的休息时间,对于痛风的恢复必不可少。长期熬夜,身体处于过度疲劳的状态,使得我们体内的激素水平发生变化。而这种变化,可能会使尿酸、肌酐等代谢废物的排出率下降,进而导致血尿酸水平升高,诱发痛风急性发作。适度有氧运动有助于降低体内尿酸水平,但不应过量、不宜剧烈运动。建议定期进行适量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骑自行车等。痛风发作时,应停止运动好好休息,避免痛风加重。中医认为痛风属于痹症范畴,主要由于脏腑积热,内伏毒邪,加之劳倦内伤,饮酒饱食,膏粱辛辣,劳累外伤所致热毒之气从脏腑出,攻于手足,手足则赤肿疼痛也。中医可通过祛风清热、化湿通痹、温经散寒、化痰祛瘀等疗法辨证论治痛风,同时强调生活方式的改善,对于痛风症状的改善,高尿酸血症的缓解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同时副作用小,为痛风患者最大程度的解除了痛风之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