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气养生视频】补冬不如补霜降,重在润肺护脾胃
10月23日,我们迎来霜降节气,霜降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十八个节气,也是秋季最后一个节气,意味着天气逐渐变冷,昼夜温差日益增大。而且秋燥明显。在此特别提醒大家:霜降时节,寒邪易犯脾胃,导致胃气郁滞,脾胃失调而发胃痛。尤其有慢性胃炎人群、消化道溃疡病史的群体,尤其需要注意胃部、腹部保暖,且饮食避开寒凉、生冷食物,防止寒邪伤及脾胃,以养后天。因此霜降养生,调养脾胃是关键:霜降养生,调养脾胃是关键
一方面,霜降时天气明显转凉,身体易出现腹泻、感冒、咳嗽等,需进补调养。此时进补宜以平补为原则,可多吃健脾润燥的食物,如枸杞、百合、北沙参、玉竹、甜杏仁、银耳等。另一方面,霜降进补成功与否,关键在于脾胃是“受补”还是“不受补”,因为只有脾胃的消化和运化功能足够强大,进补的好东西才能真正为人体所吸收,否则“虚不受补”。因此,霜降进补,调养脾胃是关键。其中,健脾最好的是淮山药,还有“补而不峻,防燥不腻”的芡实,以及具有养胃健脾、补肾强筋、活血止血、止咳化痰功效的栗子,“和胃温中”的小米,都是此时节的进补佳品。霜降养生应三防
防燥、防郁、防寒
燥邪易伤人体津液,津液既耗,就会出现燥象:头晕上火、咽干、鼻干、便秘、皮肤干燥等。元代医家忽思慧在《饮膳正要》中说:秋气燥,宜食麻润其燥。霜降节气,应多吃柔润食物以及水分丰富、滋阴润肺的水果。若想收敛阳气可在饮食中适量增加山楂、五味子、柿子、醋等酸味食品。若无风寒天气或体内没有凉寒,应尽量少用或不用解表发汗的食品,如大葱、生姜、辣椒、芥末等。晚秋时节,大自然一片萧瑟景象,容易引人悲秋忧思,令人情绪低落、意志消沉、抑郁。可以通过做一些运动来转移注意力。但每次运动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注意动与静的合理安排,不宜过度劳累,更不可经常大汗淋漓,使阳气外泄,伤耗阴津,削弱机体的抵抗力。可以适当参加一些有益身心的娱乐活动,比如登高远眺,既可使肺的功能得到舒畅,同时登至高处极目远眺,心旷神怡,还可舒缓心情。天气逐渐变冷,身体局部保暖不当或人体为适应寒冷的刺激而有所增加的新陈代谢等原因,使得慢性胃病、“老寒腿”等疾病的发病随之增多,要特别注意防寒保暖。抵抗力差的人,应及时关注天气,按时增减衣服,以免湿邪、寒邪入侵,导致生病。尤其是老人、儿童和身体体质较弱者,要注意防寒保暖,防止“冻”出病来。另外,足部保暖格外重要。晚上可用热水泡脚,可使足部的血管扩张、血流加快,改善脚足部皮肤和组织营养,减少下肢酸痛发生,缓解疲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