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抗癌视频】从结节到癌变,真相是……
案例:“我的一个亲戚,四个月前,他说自己洗澡的时候无意中摸到左颈部一个淋巴结,可以活动、滚来滚去,也不疼。他听说不疼的淋巴结反而要当心,有可能是淋巴瘤或者其他癌症转移,于是吓得打电话向我咨询,我建议他及时去医院做颈部淋巴结彩超。”去检查后,彩超结果异常。医生建议他淋巴结穿刺,最终穿刺活检证实是“转移性鳞癌”。经过近半个月的检查,包括胃肠镜、胸腹部CT、鼻咽部磁共振等等,最后终于找到了原发病——鼻咽癌。而现在大家普遍重视体检,这当然是好事。体检的人多了,就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被发现,比如各种结节。其中最常见的要数肺结节、乳腺结节、甲状腺结节这几种结节。有人问,身上长了结节,会癌变吗?多长时间会发展成癌?下面请骆晓辰大夫为大家详细讲解!结节只是影像学上描述的一个名词,指在超声、CT或核磁共振等检查看到的异常信号影,而不是病灶的性质。从本质上来说,结节是一种体积比较小的肿物,稍微大的就叫包块,可发生在身体任何部位。我们身体常见的结节有甲状腺结节、乳腺结节、肺结节等。
一少部分良性的结节是有癌变机会的,良性的结节出现癌变的概率在1%-3%左右,一般不超过5%,比如一少部分发生在甲状腺的结节就可以发生癌变。尤其是发展得比较快,质地也比较硬的单发结节,或者伴有颈部淋巴结肿大的结节,恶性的可能性大,应该尽早手术。此外,还有一些发生在乳腺的结节,也有一定的癌变的概率。当发现了乳腺的结节,尤其是结节在短期内有大小或形态的变化,应该及早进行手术的切除。基因突变与遗传背景:许多癌症的发生与基因突变密切相关。在结节向癌症转变的过程中,某些关键基因的突变可能导致细胞增殖失控、凋亡受阻、侵袭性增强等恶性表型的出现。此外,个体的遗传背景也影响着这一过程,携带特定遗传变异的人群可能更容易发生结节的恶性转化。环境因素与生活方式:环境因素和生活方式在结节的恶性转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长期暴露于致癌物质(如烟草烟雾、空气污染、辐射等)、不良饮食习惯(如高脂肪、低纤维饮食)、缺乏运动、精神压力大等,都可能增加结节恶性转化的风险。慢性炎症与免疫逃逸:慢性炎症是许多癌症发生的重要背景。持续的炎症反应可以刺激细胞增殖,促进基因突变,并抑制免疫系统对异常细胞的清除。当结节内的细胞发生恶性转化时,它们可能通过一系列机制逃避免疫系统的监视和攻击,从而进一步促进癌症的发展。血管生成与营养供应:恶性肿瘤的生长和转移离不开充足的营养供应。在结节向癌症转变的过程中,新生血管的形成(即血管生成)是至关重要的。这些新生血管为肿瘤细胞提供了必要的氧气和营养物质,支持其快速增殖和侵袭。
超过1公分的结节:越小的结节从概率上越倾向良性,既然概率,当然也就不是绝对的,所以不等于说小结节就可以不管它,也要注意随访复查;如果结节超过1厘米则更要重视,不好的可能性明显增加。除了大小本身,结节大小的变化趋势和速度也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持续增大特别是增大迅速的结节倾向恶性可能,要特别重视,有必要进一步检查。质地很硬的结节:通常来说,质软或囊性的肿块,更倾向于良性,而质硬、固定或实性肿块,更倾向恶性可能,但你不能仅以这个就下结论。淋巴瘤的肿大淋巴结摸起来质韧。边界不清的结节:良性肿瘤通常边界清晰,活动度也较好;而恶性肿瘤多数边界不清,与周围组织往往粘连或融合,活动度较差。有毛刺、结节边界不清、有丰富血供供。把这几项称为“恶性肿瘤标配”也不为过。如果看到这些字眼,一定要高度重视,及时就医!
当然,具体到不同的结节,还需要具体分析。从结节到癌的转变是一个涉及多个生物学因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复杂过程。虽然大多数结节是良性的,但仍有部分结节存在恶性转化的风险。因此,提高对结节的认识、加强早期筛查和监测、以及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对于降低癌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