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抗癌】32岁无不良饮食习惯,竟被确诊为肠癌!
刘女士,今年仅32岁,她平时饮食均衡,定期运动,从不吸烟喝酒,所以一直以来都认为自己的健康状况非常好。然而,就在最近,因突发腹痛、呕吐就诊,刘女士也因此次就诊而被彻底改变。
在衡水市中医医院肿瘤一科,骆晓辰主治医生为刘女士进行了一系列的检查,包括血液检查、结肠镜检查,PET-CT检查,令人震惊的是,检查结果显示刘女士被确诊为肠癌,并且病情已经发展到中晚期,出现了肝转移。听到这个消息,刘女士感到难以置信,她无法接受自己竟患有这样的疾病。
其实,早在几个月前,刘女士已经注意到自己的大便习惯发生了变化。她发现自己时而便秘,时而腹泻,有时大便中还带有血丝。最初,她并没有太在意,认为这可能只是由于饮食不规律、偶尔饮食不洁或是暂时的消化不良造成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症状并没有改善,反而逐渐加重。尽管如此,刘女士仍旧没有寻求就医。作为一名忙碌的上班族,她总是找借口推迟就医。在接受初步治疗后,刘女士回想起自己过去几个月的身体变化。她意识到,那些她曾经忽略的大便变化,其实是肠癌的早期预警信号。她后悔自己没有早点重视这些症状,也懊悔自己没有及时就医。
有人说,人生在世无非“吃喝拉撒睡”五件事。虽然简单粗暴,倒也在理。就说这“拉”吧,一向难登大雅之堂,很多人方便后,匆匆掩鼻而去,挥一挥衣袖,不留一丝痕迹。请留步!如果你在拉完后,回头看一眼,就相当于一次小体检呢~毕竟,便便在在身体里走一遭,不仅是身体排泄物,老套地说,也是人体健康的晴雨表。大家知道便便的哪些变化,代表身体出问题了吗?听听肿瘤一科骆大夫怎么说!
1. 排便时腹痛明显。在上厕所的时候如果排便过程中发现腹部疼痛感明显,应该高度警惕,这种情况的出现有可能是肠癌引起的。
因为在排便的过程中粪便可能会对肠道中恶性肿瘤造成压迫,局部神经收到刺激,就会产生一定的疼痛的。如果总是存在这种症状,就应该及时进行肠镜检查,看看是否存在肠道部位的癌变。
2. 腹泻和便秘交替出现。在肠癌影响身体健康的过程中,上厕所的时候会有一些明显的特征。如果在上厕所的时候发现自己总是有便秘、腹泻交替出现的情况,应该重视起来。腹泻这种情况的发生和肠道部位发生癌变有关,肠道功能受损,消化功能降低就会腹泻,加上肠道可能在恶性肿瘤的影响下出现梗阻这种表现,肠道梗阻明显的人就会有便秘症状。因此,肠癌患者在排便过程中容易有便秘,腹泻交替出现的表现。
3. 粘液便。肠道部位发生癌变后,此时很多症状会出现。如果在排便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粪便有很多的粘液存在,应该警惕起来。粪便出现粘液有可能是癌变的肠道部位发生恶性肿瘤,受到恶性肿瘤的压迫和损伤可能会导致消化功能下降,排出的粪便就会有很多的粘液存在,而且粪便表面并不光滑。
4. 便血、黑便。在肠癌发展过程中,由于粪便的摩擦容易出现粘膜受损出血的情况,排出的粪便颜色就会发生异常。正常人的粪便应该呈现黄褐色,在消化道粘膜受损出血时排出的粪便会带有血液,或者出现黑色的粪便。
5. 排便时放屁量多。而在肠癌发展过程中,很多人上厕所的时候就会出现一些异常的表现。如果在上厕所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放屁量异常增多,甚至出现了臭味明显的气体,应该高度重视,有可能是肠道部位癌症引起。在肠癌影响身体健康的过程中肠道功能受损,消化功能薄弱,产生的气体量多。在排便的过程中就容易频繁放屁,而且臭味明显。
肠癌可以预防吗?
可以,是预防很有效果的一个癌。因为,从息肉到癌需要8-10年。大肠癌的发生经历从息肉到癌变的过程,息肉生长需要3-8年时间,息肉到癌则需要8-10年的时间。如果在癌前病变前接受一次肠镜检查,就可能拆除肠道的定时炸弹。肠癌与其他很多癌症一样,早期没有什么症状,便血症状又与痔疮有些相似,容易被忽略。但一旦出现便血和梗阻,就属于晚期了。
这五点是肠癌的危险因素!
一般来讲,肠癌发生的危险因素有以下几点:
1.肥胖。尤其胖在肚子上的人,大肠癌的患病概率是普通人的1.5~2倍;
2.不良饮食习惯:肠癌是消化系统的恶性肿瘤,与饮食习惯相关。如果长期维持高脂肪低纤维的饮食,会很容易让肠道变得脆弱,提高罹患大肠癌的风险;如果还喜欢吃煎炸、腌制食品、肉类特别是红肉,则更增加肠癌的患病几率。
3.久坐不动。现代生活节奏太快,很多人忙起来的时候可能连上厕所都顾不上。长期演成憋大小便的习惯,排泄物在肠胃中停留过久,一些有害物质在肠道内被反复吸收,会直接诱发肠癌的发病。
4.吸烟饮酒。研究已证实,吸烟者比非吸烟者死于结肠癌的风险性要高34%,吸烟的年头越长,结直肠癌的死亡率越高;有大肠癌家族史的人每日摄入酒精量多于30克(包含)(也就是2杯美式或4杯英式酒)将增加罹患大肠癌风险。
5.遗传因素。大肠癌如同心血管疾病一样,有显著的家族遗传因素。不仅是大肠癌的家族病史会产生影响,家族性腺瘤病也会导致肠癌的发病几率。最新的研究也证明,大肠癌的发病因素与遗传性有显著相关。
哪些人群需要做肠癌早筛呢?
其实,肠癌并不可怕,早期发现并接受正确治疗后,肠癌的治愈率和五年存活率超过8成。因此,建议以下人群及早做肠癌筛查:
1.年龄大于40岁。
2.具有肠癌家族史直系或旁系亲属中有肠癌患者。
3.具有慢性肠道疾病,如患有肠道疾病,如溃疡性结肠炎、结直肠息肉、克罗恩病、血吸虫病等。
4.出现疑似症状便血、大便变细、大便异常、排便费力、肛门瘙痒、肛门疼痛、肛门肿物脱出。
5.长期吃红肉及加工肉类、长期吸烟、喝酒。
6.久坐,不运动肥胖者。
因此建议家族有肠病史,喜欢喝酒、久坐、饮食不健康的高危人群,需要定期做早筛检查。如果检出肠息肉要高度重视,防止可能的癌变风险,及时干预可以有效预防癌症演变趋向。所平时生活中不要放过可能的早期肠癌征兆,一旦出现疑似症状,应及早就医诊断,把癌症从源头掐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