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胃”健康】一人传染全家?幽门螺旋杆菌该如何预防?
幽门螺杆菌是一种螺旋形、微厌氧、对生长条件要求十分苛刻的细菌。1983年首次从慢性活动性胃炎患者的胃黏膜活检组织中分离成功,是目前所知能够在人胃中生存的唯一微生物种类。
虽然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是可以治愈的,但是日常预防仍然是防患于未然的主要措施。
一、传播途径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途径主要有口对口传播,粪口传播途径以及医源性传播等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可以引起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胃MALT淋巴瘤等多种消化系统疾病。
二、传播形式
1.饮食不洁
幽门螺旋杆菌可能会残留在生肉当中。如果经常吃不成熟的牛排或者是吃火锅的时候,没有烫熟就直接吃,进入肠胃之后更容易引发螺旋杆菌的感染疾病。
2.嗜辣
很多人喜欢吃辛辣等刺激性的食品,导致肠胃受到刺激,影响肠胃粘膜的抵抗力。如果摄入了不干净的食物,常常会引发幽门螺旋杆菌的危害,导致多种肠胃疾病。
3.共餐
幽门螺杆菌的传播途径主要有口腔传播,家里成员出现了幽门杆菌的感染症状,可能在共餐的时候出现传染,导致其他家人也有类似的症状表现。尤其是经常在外就餐的人,感染的几率会大大上升。
4.接吻
幽门螺杆菌也有可能存在唾液当中,如果没有注意接吻的卫生,可导致交叉感染。
5.脾虚
如果人们长期劳累或者是饮食不协调,可引起脾脏虚弱的表现。一旦受到了外界的刺激,抵抗力大大下降,接触幽门螺旋杆菌后,可引发多种内脏器官的疾病,包括慢性胃炎、脾脏疾病等。
三、预防方法
1.避免群集性感染
我国的胃癌发病率、死亡率都居世界前列,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幽门螺杆菌的高感染率;而造成高感染的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大中华文化圈的就餐习惯:扎堆吃一盘菜、喝一碗汤、相互夹菜、而且不使用公勺公筷。
2.保持口腔健康
口腔是幽门螺旋杆菌的另一个定植地或者通道,所以平时要按时刷牙,可以定期去口腔医院做清洁。定期更换牙具,牙具要放在阳光可以照射到的地方,无窗子的卫生间要定期紫外线灯照射30分钟以上来杀菌消毒。
3.预防幽门螺杆菌不宜吃生食、喝生水
研究证实,幽门螺杆菌可在自来水中存活4-10天,在河水中存活长达3年。所以不宜生喝水,不宜生吃食物等。
4.餐具器皿应定期消毒
餐具器皿除了得定期消毒外,刮痕严重的餐具,也得定期淘汰更换。尤其体质较弱的小朋友和老人,应该尽量使用可以高温杀菌的不锈钢餐具,做到"聚餐用公筷,用餐要消毒"以避免病从口入影响健康。
5.饭前便后一定要洗手
由于幽门螺杆菌可以从大便中排出,粪-口传播是其主要传播途径之一,饭前便后一定要洗手,防止病从口入。
三、高温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