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讲“糖”】得了糖尿病,最怕“糖尿病足”!5招早预防
老王,今年65岁,糖尿病病史20余年,平素抽烟喝酒、大鱼大肉,血糖一直控制的不达标,近期,老王的眼神不太好,全身也总觉得没劲儿,话说这天老王带上花镜剪了剪脚趾甲,可因为眼神不太好,老王剪指甲的时候把皮肤剪破了一点,他自认为一点点破口过两天就好了,可就是过了3天,破口出非但没长好,还有点渗液,老王慌了神,以前听人说糖尿病足很可怕,于是赶快来到了衡水市中医医院内分泌科找到专业医生,经过仔细查体及必要的肢体血管、抽血检查,医生告知老王还好来的早,如果拖延很可能会发展为糖尿病足,于是医生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老王的血糖、血压、血脂都达标了,老王也把烟给戒了,老王走路也有劲了,眼神比以前也好使了,关键是老王学到了如何去防治糖尿病足的发生,跟大家一起分享。1.双足又干又痒,甚至干到足部皮肤有裂口,痒的恨不得不皮肤挠破才罢休。出现这种现象,可能是调节汗腺分泌的自主神经受损,导致少汗或无汗,造成脚部皮肤干燥、瘙痒。2.双脚麻木、蚁行感、手套袜套感、脚踩棉花感,对冷热及针扎等感觉迟钝,或完全没有感觉等。这种情况下,在皮肤刮伤、刺伤或烫伤后不易察觉,容易诱发或促进糖尿病足发生。3.双足皮肤颜色紫暗,这很有可能是下肢血管出现异常,组织缺氧和营养供给不足,导致双脚皮肤发凉和皮肤颜色异常等,如不及时治疗,容易发展成糖尿病足。4.间歇性跛行,走一段路下肢疼痛明显或者沉重,休息一会才能继续走路,这也可能是由于下肢血供不足所致,要注意糖尿病足的风险增高。坚持每天洗脚,先用水温计测量水温或让亲属帮忙测试水温,水温宜控制在38℃以内,浸泡5-10分钟后用柔软的浅色毛巾擦干足部水分,保持足部皮肤清洁干爽,并涂抹润肤膏,防止足部干燥、皲裂。选择鞋底厚实、透气性好、鞋头宽敞、穿脱方便的平底或软底鞋,选择宽松舒适、白色或浅色的棉袜,有利于足部血液循环。禁止赤脚走路,避免穿足部外露的鞋子,避免穿鞋头太紧的鞋或高跟鞋,每次穿鞋前先检查鞋内有无异物。脚指甲不要剪得太秃太深,过度修剪,趾甲会向甲沟里生长,会导致甲沟炎,后续可能会出现坏死、拔甲等等问题;如果有不平整的地方,可以使用指甲锉磨平。如果指甲发生变形或是变厚,不要自己处理,要找医师处理。注意保暖方式,冬天不用热水瓶或热水袋捂脚,不用电热毯,谨防烫伤。有足部损伤或开放性伤口时限做无负重运动,可做上肢锻炼。看到这里,如何预防糖尿病足您记住了吗?如果您自己或者身边有人出现了以上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让我们从“足”做起,远离糖尿病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