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防癌】肿瘤术后,并发症别忽视!
“大夫,我肺癌术后4个月了,一活动就喘憋、咳嗽,还能不能恢复呀?”
这位患者的疑问,实则是众多肿瘤术后患者共同的心声。手术是目前治疗多数恶性肿瘤的主要方式,但患者术后出现的机体功能下降、并发症等问题也逐渐显现。如肿瘤切除术及术后制动引起的呼吸、循环及胃肠功能障碍等,影响患者康复进程。术后康复治疗在肿瘤治疗过程中占有重要作用,而中医药在肿瘤术后康复中可改善患者不适症状,提高生活质量,防止复发转移。
恶性肿瘤术后病机特点:中医认为手术后引起“大气下陷”,针对术后“大气下陷”的特点,根据不同类型恶性肿瘤的病位和症状表现,从宗气、中气、肾气的角度,总结恶性肿瘤术后导致机体损伤的核心病机演变,拟建立基于中医原创理论思维的肿瘤术后康复诊疗体系。
胸部肿瘤:肺金损伤,心阳亏虚而宗气下陷
胸中为宗气所居之处,术后宗气失其所居,宗气既陷,清阳不升,胸阳不振难以温通血脉,可见胸闷、胸痛。肺气外泄,宣发无力,卫气失宣,御外不固故可见咳嗽、易感。宗气下陷,呼吸失司,见呼吸急促、少气短息。肺金受损,肺阴难固,失于滋养,肝气失于充旺,心火鼓动无力,见心悸自汗、神疲乏力、上肢麻木、形寒肢冷等症。
腹部肿瘤:脾气亏损,肝失条达而中气滞陷
脾胃后天之本,化生中气。术后直伤脾胃,以致中焦不利,清浊升降失司,可见恶心、呕吐、嗳气、泛酸等,水谷清阳难以上输心、肺、头目以营养全身,可表现为神疲、乏力、眩晕等。脾陷则下利,中气下陷所致脾虚运化失常,遂症见腹痛、腹泻、肠鸣、稀便,饮食痰水壅停中焦表现为纳差、腹胀、胃部灼热。
肝肾同源,育真阴以疏藏。肾水得命门之火化气上升,肝先受其益,是为肾水生肝木。盆腔肿瘤术后肾气失固,元阳衰微,水火失其既济,水不涵木,肝失敛藏,症见崩漏、月经先期、经期延长等。肾气虚陷,症见小便频数清长、遗尿、尿失禁、子宫脱垂、带下清稀等,肝血失敛,痰湿瘀血停聚,见小腹坠胀、腹痛、乏力。
恶性肿瘤术后的中医康复策略:术后康复的中医药治疗在扶正举陷法的基础上,辨明手术不同部位正邪盛衰,采取差异化的阶段性治疗,从而调整阴阳气血,恢复脏器功能。在此理论基础上我科针对不同部位肿瘤术后给出针对性中医康复措施:
胸部肿瘤:温补心肺以升宗举陷,选用以温补心肺、升举宗气之法为指导的升陷汤行药物罐治疗。
腹部肿瘤:健脾疏肝以运中升陷,选用温补中气、升阳举陷的补中益气汤,辅以中医推拿、温针治疗。
盆腔肿瘤:滋肾敛肝以固元升提,常用滋肾敛肝、固元升提法为指导的六味地黄丸合升麻柴胡汤治疗,辅以附子、五倍子督灸以固守肾气、恢复盆底机能。
综上所述,在临床上肿瘤术后并发症非常常见,因其不致命,很容易被忽视,中医在术后康复治疗中注重全身气血的调理、经络的疏通以及机体功能的修复。通过综合运用这些方法,我们可以帮助患者摆脱术后并发症的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