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衡水市中医医院>>健康科普 >> 健康保健

【肺腑之言】“穴位埋线”,还能治咳嗽?

发布时间2025年06月10日本文出处:本站原创


中医埋线治疗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主要是通过在人体穴位处针灸或者将特定的线穿过皮下组织,以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



中医埋线治疗的原理主要有以下几点:



1.通过刺激穴位,调节气血。中医理论认为,穴位是人体气血运行的关键点,通过刺激穴位,可以调节人体的气血,调整身体的阴阳平衡。

2.通过激活人体内部的自愈能力,促进组织修复和再生。针灸和埋线治疗可以激活人体内部的自愈能力,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加速受损组织的修复和再生。

3.通过调节神经系统,缓解疼痛和炎症。中医理论认为,穴位和神经系统密切相关,通过刺激穴位,可以缓解身体的疼痛和炎症。

穴位埋线是什么?


穴位埋线:是中医传统疗法与现代技术结合的创新手段。医生将可吸收的医用羊肠线或胶原蛋白线,通过特殊针具埋入特定穴位。线体在体内逐渐分解吸收,持续刺激穴位(一般持续 2-4周),起到类似“长效针灸”的作用,调节气血、平衡脏腑功能。

中医埋线疗法通过刺激穴位(如肺俞、定喘等)疏通经络,可减轻咳嗽、气喘等呼吸系统不适,尤其对慢性支气管炎或哮喘的咳嗽症状有一定调节作用,但需注意,其效果因人而异,且主要起辅助作用。但也有治疗局限性,例如支气管炎等咳嗽的病因常与病原体感染相关,埋线无法直接抗感染或消除炎症,仅能缓解部分症状。若咳嗽由细菌/病毒感染引起,仍需抗生素或抗病毒药物等规范治疗。若咳嗽持续超过2周、伴发热或脓痰,应及时就医排查病因,避免延误治疗。

总之,中医埋线治疗是一种独特的中医疗法,其原理主要是通过刺激穴位、激活自愈能力、调节神经系统等方式,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