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腑之言】告别反复过敏,“自血”重建免疫平衡
自体血免疫疗法是一种通过提取患者自身血液,处理后回输以调节免疫系统的过敏治疗方法,主要用于传统抗过敏治疗无效或反复发作的慢性过敏性疾病(如荨麻疹、湿疹、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等)。其核心原理是通过自体血液中的抗原成分刺激免疫耐受,降低对过敏原的过度反应,疗程需根据病情分多次完成。
该疗法属于免疫调节治疗,通过采集患者静脉血(通常5-10ml),经紫外线照射、臭氧处理或与药物混合后,重新注射到皮下或肌肉中。处理后的血液可能释放出调节性细胞因子,促使免疫系统从Th2型(过敏倾向)向Th1型(平衡状态)转化,从而减少IgE抗体产生,缓解过敏症状。
适用疾病:慢性荨麻疹 、顽固性湿疹、 过敏性鼻炎 、 哮喘 等;
适用条件:
• 传统药物(如抗组胺药、激素)效果不佳;
• 过敏原复杂或无法完全避免接触;
• 病情反复发作,影响生活质量。
抽血与处理:抽取血液后,根据方案进行物理或化学处理(如灭活病原体、添加调节剂)。
回输方式:通常选择特定穴位(如足三里、曲池),部分方案采用 皮下注射 。
疗程周期:每周1-2次,持续4-8周,具体根据症状调整。
起效时间:部分患者在3-4次治疗后症状减轻,但需完成完整疗程以巩固效果。
个体差异:有效率约60-70%,可能与免疫状态、病程长短相关。
配合治疗:需避免已知过敏原,必要时联合药物控制急性发作。
局部反应:注射部位红肿、疼痛,通常1-3天自行消退;
全身反应:少数患者出现低热、乏力,罕见过敏加重(需立即停药);
禁忌症: 凝血功能障碍 、 免疫缺陷病 、妊娠期等不宜使用。
过敏自体血免疫疗法为难治性过敏患者提供了补充治疗选择,但需在正规医疗机构由专业医生评估后实施。治疗期间需密切监测反应,并结合生活方式调整(如饮食管理、环境清洁)综合干预。